(10济宁16)下列实验方案可行且相应化学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铝和稀盐酸反应制氢气 Al+2HCl=AlCl2+H2↑ |
B.用锌片和氯化铜溶液验证金属锌比铜活泼 CuCl2+Zn=ZnCl2+Cu |
C.用稀硫酸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碳酸钠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
D.用滴加氯化钡试剂产生白色沉淀的方法证明溶液一定是硫酸 |
BaCl2+H2SO4=BaSO4↓+2HCl
化学变化中很多反应可以用“甲+乙→丙+丁”表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甲是锌、丙是氢气,则乙一定是稀硫酸
B.若甲、乙、丙分别是酸、碱、盐,则丁一定是氧化物
C.若甲、乙分别是单质和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若甲、乙混合物质量为20g,则生成丙、丁的质量之和一定为20g
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许多具有一定规律性的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不显电性的微粒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B.碱溶液和盐溶液发生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一定减小
C.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小
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操作方法 |
A |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 |
点燃 |
B |
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
将铁制品长时间浸泡在稀硫酸中 |
C |
鉴别化肥NH4Cl和CO(NH2)2 |
分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 |
D |
测定雨水的酸碱度 |
将pH试纸浸入雨水中,取出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数 |
A.AB.BC.CD.D
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存在差异是因为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温度计受热时水银柱上升是因为汞原子受热时体积变大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D.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B.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
C.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D.加热氯酸钾制氧气,加入二氧化锰后会使制得的氧气质量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