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温度时,B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 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提示:BaSO4(s)Ba2+(aq)+SO42-(aq)的平衡常数 Ksp=c(Ba2+)·c(SO42-),称为溶度积常数。
A.加入Na2SO4可以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 |
B.通过蒸发可以使溶液由d点变到c点 |
C.d点无BaSO4沉淀生成 |
D.a点对应的Ksp大于c点对应的Ksp |
以下反应中,ΔH 1 >ΔH 2的是:
A.S(s)+O2(g) → SO2(g) ΔH1 S(g)+O2(g) → SO2(g) ΔH 2 |
B.2H2(g)+O2(g) → 2H2O(l)ΔH 1 2H2(g)+O2(g) → 2H2O(g)ΔH 2 |
C.NaOH(aq)+HCl(aq) → NaCl(aq)+H2O(l)ΔH 1 NaOH(aq)+CH3COOH(aq) →CH3COONa(aq)+H2O(l)ΔH 2 |
D.H2(g)+F2(g) → 2HF(g)ΔH 1 |
H2(g)+Cl2(g) → 2HCl(g)ΔH 2
有Wn+、Xm+、Ym-、Zn-(m>n)四种离子,且W、X、Y、Z四种原子的M电子层中的电子数均为奇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Wn+、Xm+、Ym-、Zn-的离子半径依次增大 |
B.Y、Z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HmY>HnZ |
C.W、X、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强电解质 |
D.W、X、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依次减弱,酸性依次增强 |
短周期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X与Y、Z位于相邻周期,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或者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氢化物溶于水显酸性且稳定性弱于HF |
B.Y的氧化物是离子化合物,Y的氢氧化物碱性比氢氧化钠弱 |
C.Z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在空气中存放不易变质 |
D.X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弱酸 |
短周期元素T、Q、R、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族序数相等。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依次为甲、乙、丙、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R的氧化物在空气中与其它物质作用可形成光化学烟雾 |
B.常温下丁的浓溶液可用T单质所制的容器来盛装 |
C.丁的浓溶液与Q的单质加热发生反应,可生成体积比为1:2的两种气体 |
D.甲、乙、丙、丁受热均易分解 |
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对应的表述均正确的是:
A.密闭容器中,9.6 g硫粉与11.2 g铁粉混合加热生成17.6 g硫化亚铁时,放出19.12 kJ热量。则Fe(s)+S(s)==="FeS(s)" ΔH=-95.6 kJ·mol-1 |
B.稀醋酸与0.1 mol·L-1 NaOH溶液反应:H+(aq)+OH-(aq)=H2O(l)ΔH=-57.3 kJ·mol-1 |
C.已知1 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所放出的热量为285.5 kJ,则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O(l)===2H2(g)+O2(g) ΔH=+285.5 kJ·mol-1 |
D.已知2C(s)+O2(g)=2CO(g)ΔH=-221 kJ·mol-1,则C的燃烧热ΔH=-110.5 kJ·mol-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