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A、B为单质,C为化合物。能实现下述转化关系的是 ( )
①若C溶于水后得到强碱溶液,则A可能是Na
②若C溶液遇Na2CO3放出CO2气体,则A可能是H2
③若C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则B可能为Fe
④若C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则B可能为Cu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0.1mol Cu(OH)2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A.0.4mol | B.0.3mol | C.0.2mol | D.0.1mol |
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为:研读下图,下列
判断不正确的是
A.K闭合时,d电极反应式:![]() |
B.当电路中转移0.2mol电子时,I中消耗的![]() |
C.K闭合时,II中![]() |
D.K闭合一段时间后,II可单独作为原电池,d电极为正极 |
右图为条件一定时,反应2NO+O2 2NO2+Q(Q>0)中NO的最大转化率与温度变化关系曲线图,图中有A、B、C、D、E五点,其中表示未达到平衡状态,且V正<V逆的点是
A.B和C B.A和E
C.E D.A和C
对于平衡体系A(g)+
B(g)
C(g)+
D(g) ΔH <0,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若温度不变,将容器的体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此时A的浓度为原来的2.1倍,则+
<
+
B.若平衡时,A、B的转化率相等,说明反应开始时,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C.若+
=
+
,则往含有
mol气体的平衡体系中再加入
mol的B,达到新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等于2
D.若温度不变时,压强增大到原来的2倍,达到新平衡时,总体积一定比原来的1/2要小
有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X(g)+3Y(g)2Z(g)△H<0,为了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应选择的条件是①高温②低温③高压④低压⑤加催化剂⑥分离出Z
A.①③⑤ | B.②③⑤ | C.②③⑥ | D.②④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