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背景是( )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 |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 D.中共八大召开 |
在某地发现一张短训班结业证,其中称:“兹有本部盟军联络参谋训练班第二期学员×××修业期满,成绩合格,特给此证。…… 中华民国三十五年 月 日。”可见举办该期训练班最有可能是
A.培训接受日军投降仪式所需人才 |
B.国民党为苏美军队培训军事联络人员 |
C.为赢得反法西斯战争最后胜利培训人才 |
D.国民党在美国支持下为内战培训军事人员 |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说:“这是孙中山最具前瞻性的思想遗产。也是当时最为曲高和寡的政治主张,但在百年之后却成为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这段话评论的是
A.民族主义 | B.民生主义 | C.民权主义 | D.民主主义 |
莫里循是澳大利亚人,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他居住北京30余年(1887—1920年),亲历了近代中国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段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资料里,你认为哪些不可能是他亲身经历留下的
①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②八国联军侵华的照片
③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誓词的照片④南京大屠杀的有关报道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我们在重新审视鸦片战争时,也很有必要将之放入现代历史发展大潮的背景中进行考察。……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他什么商品,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罢了。”下列对该材料的理解准确的是
①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历史的巧合
②鸦片成为引发战争的原因是个偶然
③鸦片战争的爆发与世界历史发展大潮密切相关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③ | D.①② |
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据此,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 B.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 |
C.六部逐渐成为内阁下属机构 | D.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