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中氨基和羧基数目相同的是中性氨基酸,羧基数目比氨基数目多的是酸性氨基酸,羧基数目比氨基数目少的是碱性氨基酸。这样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可以分为酸性、碱性和中性氨基酸,这种差异决定于氨基酸的 ( )
A.羧基 | B.氨基 | C.R基 | D.碳原子 |
黑蒙性痴呆是在北美犹太人中较常见的一种遗传病,为研究其发病率,应该()
A.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统计 |
B.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并计算发病率 |
C.先确定其遗传方式,再计算发病率 |
D.先调查该基因的频率,再计算出发病率 |
下列是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人类遗传病调查的基本步骤。其正确的顺序是()
①确定要调查的遗传病,掌握其症状及表现;②汇总结果,统计分析
③设计记录表格及调查要点;④分多个小组调查,获得足够大的群体调查数据
A.①③②④ | B.③①④② | C.①③④② | D.①④③② |
用质量分数为2%的秋水仙素处理植物分生组织5 ~6 h,能够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某生物小组为了探究用一定时间的低温(如4 ℃)处理水培的洋葱根尖是否也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进行了相关实验设计。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本实验的假设是用一定时间的低温处理水培的洋葱根尖能够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 |
B.本实验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和比较经过不同处理后根尖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 |
C.本实验需要制作根尖细胞的临时装片,制作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
D.本实验可以看到一个细胞完整的染色体数目加倍的过程 |
用花药离体培养出马铃薯植株,当该植株的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观察到染色体正常联会,此时该细胞内共有12个四分体。据此现象可以推知,马铃薯正常个体细胞内共有多少个染色体组()
A.2个 | B.3个 | C.4个 | D.6个 |
选取生理状况相同的二倍体草莓(2N=14)幼苗若干,随机分组,每组30株,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幼芽,得到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自变量有两个 |
B.高倍镜下观察草莓茎尖细胞的临时装片,发现有的细胞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目为56 |
C.秋水仙素与龙胆紫一样属于碱性染料,能对染色体着色,从而诱导染色体加倍 |
D.实验表明:用0.2%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草莓幼苗的幼芽1 d,诱导成功率最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