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地区草地退化严重,其自然原因是                           
(2)试分析图中①~②地区土壤侵蚀和草地退化比较严重的人为原因?
(3)③④⑤三个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共同特点是        ,简要分析其原因。
(4)为了保护铁路,有些地区的人们在铁路沿线的流动沙丘上铺设了草方格沙障,分析铺设草方格沙障所起的作用。
(5)在①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

A.大面积植树造林 B.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体系
C.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 D.退耕还草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一般过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分析“甲、乙两国的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国中,近年人口净增数量大的是____国;人口出现负增长的是____国;具有发展中国家人口年龄结构特点的是____国。
(2)两国针对面临的人口问题而采取的人口政策分别是:
甲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甲为1950~1993年部分大洲人口增长图,乙为1997年部分大洲人口增长指标表。读图和表,回答问题。

大洲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E
4.0
1.4
2.6
F
1.0
1.2
-0.2
G
2.5
0.7
1.8
H
1.5
0.9
0.6


(1)将甲、乙两图表中的字母填人相应的大洲名称后面:
非洲____。北美____。欧洲____。拉美____。
(2)由甲图可见,近几十年来,____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
(3)“二战”后,发达的国家人口增长缓慢,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等原因引起的。

下图是世界人口增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920年前后相比较,世界人口增长发生的变化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特别是________国家人口迅速增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状况带来的不良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图”,回答有关问题。

(l)图中A因素表示________,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2)图中B因素表示________,该因素的发展与变化,必然带动人类获取和利用资源的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改变,从而带动________的变化。
(3)图中C因素表示人口的____,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C因素并不相同,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较大影响。
(4)图中D表示____,目前对地球上D的估计,有三种学说,即____说、____说和____说。你赞成哪种学说并说出赞成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1:《中国改革报》2006年6月28日报道,近3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在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生态环境总体上也出现了不断恶化的现象。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发展中考虑环境承载力,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
材料2:新华社北京2006年6月28日电:铁道部提出“青藏铁路在建设中是环保线,在运营中也是环保线”,防止急剧增加的人流物流对高原环境产生污染和影响。
材料3:新华网2006年7月11日电:青藏铁路通车后,7月1一10日乘火车进藏游客每天达到1700人左右,进藏共计19392人,出20398人,全区共接待7.8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46%,还有上升趋势。
(1)依据资源环境承载力判断,下列国土空间属于禁止开发的是

A.东北的湿地 B.内蒙古的草原
C.华北的耕地 D.南方低山丘陵

(2)青藏铁路的建设需要克服的主要自然困难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青藏地区地广人稀,而我国东部地区则地狭人稠,是否可以大量向青藏地区移民?为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