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在南非德班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巴西、印度、南非和中国组成的“基础四国”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要求发达国家应率先大幅度减排,同时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转让技术。这说明了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
①发达国家拥有资金和技术优势
②加强国际合作十分必要
③区域集团化程度加快
④环境污染日益突出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连田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
| A.大力抑制土地兼并 | B.纵容土地兼并以便于筹集军费 |
| C.准备搜刮百姓以抗辽 | D.减轻人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 |
王安石变法同孝文帝改革影响的相似点有
①都促进了经济发展 ②都有利于民族融合
③都加速封建化进程 ④都有利封建统治的巩固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③④ | D.①④ |
“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该主张实质上是
| A.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 | B.歌颂了商鞅变法的成效 |
C.符合时代潮流的思 想 |
D.反对变法的因循守旧思想 |
某中学一个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的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时,看到其中有这样一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
衰亡;日新求进之族,方兴未已。”他们对这
句话中“变”的内涵产生了争议。其中有一人的观点是最恰当的,应该是
甲说:“变”就是要变革教育制度;
乙说:不对,这里的“变”是要变革政治制度;
丙说:不对,这里的“变”是要变革思想观念;
丁说:你们都不对,这里的“变”是要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清朝福建巡抚徐继畲之语“提三尺之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的刻石,被镶嵌在某开国者的纪念碑上。此开国者是
| A.拿破仑 | B.华盛顿 | C.克伦威尔 | D.俾斯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