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有一带电粒子贴A板沿水平方向射入匀强电场,当偏转电压为U1时,带电粒子沿轨迹①从两板正中间飞出;当偏转电压为U2时,带电粒子沿轨迹②落到B板中间;设两次射入电场的水平速度相同,则电压U1、U2之比为( )
A.1: 8 B.1:4 C1:2 D.1:1
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自然界的电荷只有两种,美国科学家密立根将其命名为正电荷和负电荷.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 林通过油滴实验比较精确地测定了电荷量e的数值 |
B.安培坚信电和磁之间一定存在着联系,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突破了对电与磁认识的局限性 |
C.库仑发现了真空中点电荷相互作用力的规律,卡文迪许用扭秤实验测出静电常数k的值 |
D.法拉第提出可以用电场线描绘电场的分布,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电效应现象,用光子能量为2.5eV的某种光照射到光电管上时,电流表G示数不为零;移动变阻器的触点C,当电压表的示数大于或等于0.7V时,电流表示数为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光电管阴极的逸出功为0.7eV |
B.光电管阴极的逸出功为1.8eV |
C.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
D.当电压表示数大于0.7V时,如果把入射光的强度增大到一定程度,电流表可能会有示数 |
如图所示,两光滑导轨倾斜放置,与水平地面成一定夹角,上端接一电容器.导轨上有一导体棒平行地面放置,导体棒离地面的有足够的高度,匀强磁场与两导轨所决定的平面垂直,开始时电容器不带电。将导体棒由静止释放,整个电路电阻不计,则
A.导体棒先做加速运动,后作匀速运动 |
B.导体棒先做加速运动,后作减速运动 |
C.导体棒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
D.导体棒下落中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机械能守恒 |
1930年劳伦斯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如图甲所示是回旋加速器的示意图,其核心部分是两个D形金属盒,在加速带电粒子时,两金属盒置于匀强磁场中,并分别与高频电源相连。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动能EK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若忽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时间,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粒子加速次数越多,粒子获得的最大动能一定越大 |
B.若增大磁感应强度,为保证该粒子每次进人电场均被加速,应增大高频电源交流电的频率 |
C.不同粒子在两D型盒中运动时间可能不相同 |
D.不同粒子获得的最大动能都相同 |
如图所示,将原线圈接到电压有效值不变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副线圈连接电阻R0、R1和R2。电路中分别接了理想交流电压表V1、V2和理想交流电流表A1、A2,导线电阻不计,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
A.V1、V2示数变小,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减小 |
B.A1、A2示数变大,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增大 |
C.A1示数不变、A2示数变大,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减小 |
D.V1示数不变、V2示数变小,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