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与此诗句哲理相同的是      
①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②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
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④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科学发展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沙漠治理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鄂尔多斯人另辟溪径,变“征服沙漠”为“善待自然”。他们把沙漠绿化、沙产品开发和生态旅游有机结合,实现了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创造了令人瞩目的“鄂尔多斯发展模式”。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才能决定实践
②.必须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性的结合
③.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取得成功
④.人们能改造规律,造福人类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下列国家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同时实行共和制政体的国家是
A法国 B美国 C德国 D日本

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社会问题。下列属于矛盾分析法的叙述有
①互联网所带来的好处和坏处各占一半比例
②互联网所带来的利、弊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
③互联网本来是好东西,只是后来被坏人利用了
④互联网同其他事物一样在同一与斗争的关系中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传统耗能产品面对挑战,新能源产品将迎来新生,但是老百姓对它的推广使用有一个渐进性的认识过程,所以要从试点示范到全面推广。这说明
①事物的发展是前进和上升的②新事物成长都有一个从被拒绝到接纳的过程
③共性与个性的具体历史统一 ④“人化”联系无法真正独立于人的意志之外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在上海举办世博会的想法,清末的梁启超、吴趼人等名人在作品中就提出过。最绝的大概要数1910年32岁的沪上小说家陆士谔在他的幻想作品《新中国》里虚构了在100年后的上海浦东举办世界博览会的具体情形。百年之前的"预言",竟如此神奇、精准地应验了。这说明:

A.梦想源于客观现实,现实是梦想的能动反映
B.超越现实的预言能精准应验不断发展的现实
C.符合自然社会发展的规律的预言可以推测未来
D.相对独立的社会预言促进上海世博的成功举办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