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装置,将溶液A逐滴加入固体B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A为浓盐酸,B为MnO2,C中盛品红溶液,则C中溶液褪色 |
B.若A为醋酸,B为贝壳,C中盛CaCl2溶液,则C中溶液变浑浊 |
C.若A为浓硝酸,B为铜,C中盛KI−淀粉溶液,则C中溶液变蓝 |
D.若A为浓硫酸,B为Na2SO3固体,C中盛石蕊试液,则C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
等质量的锌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定在不同时间t产生氢气的体积V的数据,根据数据绘制得到下图,则曲线a、b、c、d所对应的试验组别可能是()
A.③①②④ | B.③①④② | C.②④③① | D.③④②① |
根据下表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
元素代号 |
L |
M |
Q |
R |
T |
原子半径/nm |
0.160 |
0.143 |
0.112 |
0.104 |
0.066 |
主要化合价 |
+2 |
+3 |
+2 |
+6、—2 |
—2 |
A.氢化物的沸点为H2T<H2R B.M与T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C.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为L<Q D.L2+与R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燃料电池的基本组成为电极、电解质、燃料和氧化剂。此种电池的能量利用率可高达80%,产物污染也少。下列有关燃料电池说法错误的是()
A.氨气燃料电池的电解质常用KOH溶液,其负极电极反应为:2NH3-6e-+6OH-=N2+6H2O |
B.碱性甲烷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 |
C.燃料电池负极燃料失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
D.除纯氧外,空气中的氧气也可以作氧化剂 |
下列相关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相关实验 |
预期目的 |
|
A. |
把等质量的两份同种大理石块中的一份研成粉末,在同温度下分别与等体积同浓度的盐酸反应,观察放出气体快慢。 |
验证接触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
B. |
在两份同浓度同体积的H2O2溶液中,分别加2滴FeCl3溶液和2滴CuCl2溶液,前者放在热水中,后者放在冰水中。观察气泡快慢; |
验证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
C. |
常温下,直接将表面积相同的铝条和镁条投入同浓度同体积的稀盐酸中,观察产生气泡的速率。 |
比较同周期金属元素的金属性强弱。 |
D. |
将纯Zn片与纯Cu片用导线连接,浸入到稀硫酸溶液中,观察气泡。 |
比较金属活泼性强弱 |
在20℃时某化学反应的速率为0.15 mol•L-1•s-1,若温度每升高5℃,反应速率提高到原来的2倍,则为使反应速率达到1.2 mol•L-1•s-1,应使反应在什么温度下进行()
A.30℃ | B.35℃ | C.40℃ | D.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