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是关于“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 |
B.取104、105、106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0.1ml,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 |
C.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70C恒温培养24-48小时 |
D.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0以上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 |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能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该生态系统()
①处于大量物种更替的过渡阶段
②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相对稳定
③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相对平衡
④有比较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⑤能量的收支随气候周期性变化
⑥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⑦生产者数量大于消费者和分解者数量
A.①②③④⑥ | B.②③④⑤⑥ | C.②③④⑥⑦ | D.①②③④⑤⑥⑦ |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使用粪便作肥料,其能量可以流向植物,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 |
B.物质是能量的载体,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
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02的形式进行的 |
D.食物链中越多,次级消费者能够获得的能量就越少 |
科研人员对某草原一种野生动物的种群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图5所示c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生物的种群增长曲线呈“J"型 |
B.死亡率增加的原因是食物、空间和天敌等因素 |
C.要合理利用该种动物资源,应将种群密度控制在D点 |
D.B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种群达到最大环境容纳量 |
下列关于种群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生殖前年龄组个体数大于生殖后年龄组个体数,种群数量一定增长
②没有迁出和迁入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的数量一定增长
③动物对捕捉器具有条件反射的种群不能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④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种群其繁殖期个体数一定大于衰退型繁殖期个体数
⑤种内斗争有可能导致种群均匀分布
⑥种群特征是单独个体不具备的
A ①④⑤B ①③⑤⑥ C.②③⑤⑥ D.②④⑤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A.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 |
B.显微镜下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计数室方格内的菌体 |
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的地区取样 |
D.调查某遗传痫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