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文化大革命时期教育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中国在一个时期内出现了文化断层局面 |
| B.中国在一个时期内出现了人才断层局面 |
| C.全国文盲和半文盲人数急剧增加 |
| D.高等院校升学考试制度得到完善 |
据传1941年旧历除夕,汪精卫在家门口贴上一副对联,以效古代帝王与民同乐的风度,还以孙中山的信徒自诩,对联是这样写的:“立民族民权民生之宏愿,开为党为国为民之大业”。半夜里有人只在几个字旁添几笔,变为“立泯族泯权泯生之宏愿,开伪党伪国伪民之大业”。寄寓了国人对此君的态度,汪精卫激起民愤是因为他
| A.曾担任国民政府主席 | B.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
| C.其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 D.与蒋介石分庭抗礼,背叛中央 |
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据此,可以作出合理的史论推断的是
| A.明以前政府权力完全被丞相掌控 |
| B.明以前实行皇帝与丞相分权制度 |
| C.中国古代有把宰相制度看成是“贤人政治”体现的传统政治观念 |
| D.宰相制度的废除是明朝中后期政治黑暗的根源 |
1947年9月,当刘(伯承)邓(小平)大军挺进中原,千里跃进并达大别山时,当地群众拉住时任该部队副司令员李先念的手说:司令员啊!前两次你们部队离开根据地,我们遭了好大的苦呀!这不会有第三次吧?这“前两次”是指
| A.1926年北伐和1927年秋收起义后上井冈山 |
| B.1935年红四方面军长征和1941年新四军北移过长江 |
| C.1935年红四方面军长征和1946年内战全面爆发后中原突围 |
| D.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发动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 |
充分证明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事例有:
①护国运动的兴起②二次革命的发生③张勋复辟的失败④护法运动的兴起
|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③ | D.①②③④ |
袁世凯将民主共和制度破坏殆尽,中华民国名存实亡的标志是:
| A.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
| B.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 |
| C.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 |
| D.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以连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