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以“穿衣”为喻,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乙说:穿衣服要符合你的身份地位;丙说:讲究穿着是一种浪费;丁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统一着装不就行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
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 | 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
C.甲—儒、乙—法、丙—墨、丁—儒 | 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 |
“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以2/3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上述条文所体现的是 ( )
A.中央集权原则民主原则 | B.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 |
C.自由平等原则权力制衡原则 | D.中央集权原则分权原则 |
19世纪70年代后英国政治体制发展的特点是( )
A.议会权力削弱,国王权力增强 | B.内阁权力削弱,议会权力增强 |
C.议会权力削弱,内阁权力增强 | D.议会和国王权力增强,内阁权力削弱 |
下列关于罗马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 |
B.从公民法到万民法,体现了罗马法不断完善的过程 |
C.罗马法中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永恒的价值 |
D.自然法具体阐述了当时罗马的法律条文 |
罗马帝国建立者屋大维的顾问叫苦不迭:“麻烦就在于人口众多,管理事务繁杂……,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下列哪一法律体系有效解决了这一困难( )
A.习惯法 | B.公民法 | C.万民法 | D.自然法 |
生活在伯里克利时代的雅典,一位成年男性公民有可能实现的愿望有
①参加公民大会
②担任政府高官
③参与政府立法
④领取政府津贴 ( )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