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是我国中纬度地区某中学地理课外活动小组在夏至日这一天,对旗杆影子的观测示意图,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旗杆某个时刻的日影长度,其中乙、丙为此日的最长影子,甲与乙的夹角和甲与丙的夹角相等。据此回答23-25题甲处影子所指示的方向是
A.正南 | B.正北 | C.正东 | D.正西 |
旗杆的影子为甲时,北京时间为12时40分,此地的经度为
A.120°E | B.0° | C.110°E | D.130°E |
若该地昼长为14时40分,乙影子出现的时间(地方时)为
A.4:40 | B.19:20 | C.18 | D.6 |
下图是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的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断崖m的高度()
A.等于山峰K与山峰J的高差 |
B.小于山峰K与山峰J的高差 |
C.大于山峰K与山峰J的高差 |
D.是山峰K与山峰J的高差的3倍 |
一般来说,图中居民点P与K山峰的气温相比()
A.K山峰的气温比P地高 4℃多 |
B.K山峰的气温比P地低4℃多 |
C.K山峰的气温比P地高2℃多 |
D.K山峰的气温比P地低2℃多 |
下图为巴厘岛示意图,其中最高点的海拔3142米。据图推测,巴厘岛山地走向为()
A.东西走向 | B.东北—西南 |
C.南北走向 | D.西北—东南走向 |
读图,关于①、②、③三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地的大气环流形势相同 |
B.①地的大气环流形势与③地明显不同 |
C.三地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②地 |
D.③地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海陆受热不均 |
下图为西亚三个城市的气温、降水量图。不论降水量多寡,三地都冬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冬季()
A.信风强盛 | B.受印度洋影响明显 |
C.风带南移 | D.暖流带来的水汽多 |
读“日本某山地降水量随高程变化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E点气温比C点高,水汽含量夏季时少于C点 |
B.降水量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增 |
C.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海拔约2500米处 |
D.A点地处背风坡,导致降水量较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