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1日,温家宝总理在广西南宁考察时强调,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项特别重要的任务摆在突出位置,这不仅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关系到群众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项特别重要的任务摆在突出位置”是因为
| A.客观与主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 B.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
| C.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 |
| D.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
如果甲国年利率为1%,乙国年利率为3%,乙国货币对甲国货币呈贬值趋势,预期一年后贬值2%,那么,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从投资的角度看( )
| A.更多的资金将会流向甲国 | B.更多的资金将会流向乙国 |
| C.甲乙两国资金出现等量流动 | D.甲乙两国之间停止资金流动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在经济方面的要求有( )
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
②基本实现工业化
③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 A.①②③ | B.②③ |
| C.①② | D.②④ |
2009~2011年,广东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从19051亿元增至31346亿元,若其间伴随如下变化:
①利息税税率上升 ②利息率上升 ③居民收入上升④消费上升
⑤储蓄机构增加,其中导致储蓄增长的原因是( )
| A.①② | B.①④ |
| C.②③ | D.④⑤ |
面对近年来原材料劳动力等价格上升的压力,我国沿海某服装出口企业,把生产环节转移到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具有优势的内陆地区,并致力于产品研发、品牌设计和营销推广,从而大大提高了产品出口竞争力。该企业竞争力提高的因素有
①调整经营战略,利用资源优势
②依靠技术创新,维持低价竞争
③加强品牌建设,拓展销售渠道
④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
| A.①② | B.②④ |
| C.①③ | D.③④ |
2011年12月14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闭幕。回答小题。在对2012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任务部署中,“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格外引人注目。“稳”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进”是经济发展的方向。不稳无法进,不进难以稳。从哲学上看,这主要体现了()
①事物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事物发展变化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要坚持一分为二的方法分析和对待矛盾
④办事情必须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会议确定,2012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下列各项措施中符合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有()
①减少国债发行规模,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民生领域投入
③实施结构性减税,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
④下调银行利率,保持信贷规模合理增长
②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在经济增速放缓,通胀逐步回落的情况下,不少专家认为经济发展的矛盾正在发生转化,中国的调控重心逐渐从“抗通胀”转向“稳增长”。从辩证法角度看,这体现了()
| A.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根本变化 |
| B.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
| C.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矛盾具有不同特点 |
| D.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通过下列哪个途径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 )
| A.对经济利益的调整 |
| B.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规划 |
| C.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 |
| D.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