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规划追求“国富”,“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从“国富”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公众关注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从追求“国强”到强调“民富”,从唯物论角度讲,体现了( )
A.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
B.坚持联系的观点,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
C.坚持发展的观点,坚持理论创新 |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汽车社会的来临呼唤“汽车道德”:从开车人的遵章守规,到汽车制造商的环保意识;从邻里相处,老死不相往来,到车友相遇微笑,真情互助;从珍惜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到珍惜人的生命,都是“车德”涵盖的内容。之所以要加强“车德”建设,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角度看是因为
A.物质决定意识 |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C.思想决定行动 | D.价值观具有正确导向作用 |
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①西双版纳的植物王国②张家寨、九寨沟的自然风光
③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④大汶口文化遗址
⑤宗教活动、宗教教义和宗教建筑⑥克隆技术
⑦伦理道德观念⑧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制度
⑨乡镇企业⑩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统治机器
A.①②③④⑤ | B.⑥⑦⑧⑨⑩ | C.③④⑤⑥⑦ | D.③⑤⑦⑨⑩ |
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下列对政治、经济、文化之间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A.文化是基础,没有文化,政治和经济就不会存在 |
B.政治是基础,经济和文化服从于政治发展的需要 |
C.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
D.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经济、政治搞好了,文化也就搞好了 |
古希腊哲学家认为,“人是驯化或开明的动物”“人是最能够获得最丰富多彩技艺的动物”;后来有人认为,“人是文化的动物”“人就是动物加文化”;再后来又有人提出“人不是附加在动物基础上,人一开始就是从文化基础上产生的,并且是完整的”“人就是人,不是动物”“人的本质是文化”。上述材料说明
①文化是一种社会政治现象②文化和人没有任何区别
③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④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2011年3月5日上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其原因在于
A.文化影响个人成长历程 | B.文化影响民族和国家的历史 |
C.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 D.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