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胰蛋白酶常被用于研究酶的活性,并常以酪蛋白为底物检测蛋白酶的活力。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胰蛋白酶的化学本质和催化水解的化学键依次是                                                              
(2)某同学为研究胰蛋白酶的适宜pH,设计了实验并进行以下实验步骤:

项目   
   试管l   
   试管2     
 试管3
0.5%的酪蛋白溶液   
    2mL   
    2mL   
    2mL
加缓冲液后pH   
    7.0   
    8.o   
    9.0
0.5%的胰蛋白酶溶液 
    lmL   
    1mL   
    lmL
水浴温度   
 40℃   
    40qC   
 40℃
实验结果    l  
   
 
 

   ①若将40℃的水浴温度分别降低到O℃或提高到70℃,其结果会怎样?
                                                                                    
                                                                                    
②当温度适宜,若在pH=8.0时,反应速度最快,如何得到这一判断?某同学每隔一段时间(如2 min),同时取3支试管中的液体进行检测,从而得出判断。某同学用于检测的试
剂是                                        
③该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当温度一定时,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面是实验的部分步骤,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C有大量的放射性,则进入大肠杆菌体内的是用__________(填“32P”或“35S”)标记的__________。
(2)在理论上,上层液放射性应该为0,其原因是__________没有进入到大肠杆菌内部。
(3)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
(4)在氮源为14N和15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分别为14N—DNA(相对分子质量为a)和15N—DNA(相对分子质量为b)。将只含15N—DNA的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两代(I和II),用某种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预计第III代细菌DNA分子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

下图甲、乙为某二倍体高等雄性动物体内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丙是该生物减数分裂中不同时期的细胞核内相关物质和结构的数量变化。据图回答:

(1)甲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__________对。
(2)乙细胞处于的分裂时期是__________。
(3)乙细胞内有染色体组__________个。
(4)丙图中a表示__________的数量变化。
(5)丙图中处于时期III的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

某种动物的毛色中,黑色(E)与白色(e)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下图所示两项交配中,亲代动物A、B、P、Q均为纯合子,子代动物在不同环境下成长,其毛色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1)动物C和动物D的基因型依次是,在不同的环境成长,但表现型相同,说明
(2)动物R与动物S的基因型依次是,之所以表现型不同,是因为
(3)动物C与动物R交配得到子代,推测最可能结果:
①若子代在-15℃中成长,表现型及比例是
②若子代在30 ℃中成长,表现型是
(4)由本实验可推测在寒冷的自然环境中,黑色皮毛对动物的生存有什么好处?

下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Ⅲ-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

回答问题:
(1)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Y、常)染色体上,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Y、常)染色体上。
(2)Ⅱ-2的基因型为,Ⅲ-3的基因型为
(3)若Ⅲ-3和Ⅲ-4再生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为同时患甲、乙两种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
(4)若Ⅳ-1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乙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

下面①~④列举了四种育种方法,请据此回答相关问题:

(1)第①种方法属于杂交育种,其依据的原理是     
(2)第②种育种方法称为    ,其优点是         。F1经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幼苗是倍体。
(3)第③种育种方法中使用了秋水仙素,它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的形成,导致细胞内的不能移向细胞两极而加倍。
(4)第④种育种方法中发生的变异一般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   ,此处诱发该变异的因素属于因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