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目的、选材及染色剂搭配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实验目的 |
实验材料 |
染色剂 |
A |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
紫色洋葱鳞茎叶表皮细胞 |
不需要染色 |
B |
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 |
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 |
醋酸洋红 |
C |
观察减数分裂现象 |
蝗虫的精巢 |
龙胆紫 |
D |
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 |
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 |
卡诺氏液 |
表一显示几种不同生物体中水分的含量;表二显示人体中几种不同器官或组织中水分的含量。
生物 |
水母 |
鱼类 |
蛙 |
哺乳 动物 |
藻类 |
高等 植物 |
含水量 (%) |
97 |
80~85 |
78 |
65 |
90 |
60~80 |
组织 器官 |
牙齿 |
骨髓 |
骨骼肌 |
心脏 |
血液 |
脑 |
含水量 (%) |
10 |
22 |
76 |
79 |
83 |
84 |
从表中的数据分析,试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构成生物体的成分中水的含量最多。 |
B.生物体的含水量与生物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
C.代谢旺盛的组织器官含水量较高。 |
D.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差异与水的存在形式无关。 |
临床上抢救危重病人时,常常要给病人输生理盐水。下列有关输入生理盐水的理由正确的是
A.无机盐离子能够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 |
B.无机盐能够补充水分,维持体液平衡 |
C.无机盐离子对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
D.无机盐能为细胞提供能量 |
下图表示某儿童先后两次接种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血清中相应抗体浓度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点对应时刻是第一次接种时间,第二次接种时间在D点之后 |
B.CD段体内开始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 |
C.DE段浓度上升的原因是记忆细胞数目的增多 |
D.BC段相应的效应B细胞中内质网膜不断转化成高尔基体膜 |
下列因果关系的搭配,正确的是( )
原因 |
结果 |
|||||
① |
因为胰岛素能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
所以二者在血糖调节中是拮抗关系 |
||||
② |
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兴奋 |
汗液分泌增加 |
||||
③ |
局部电流在膜外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
引起未兴奋部位兴奋 |
||||
④ |
延长光照时间 |
光合作用效率提高 |
||||
⑤ |
侧芽生长素浓度高于顶芽 |
顶端优势现象 |
||||
⑥ |
胚芽鞘向光侧生长素含量低于背光侧 |
弯向光源生长
|
下列句子出自某报文章“一支‘甲流’疫苗的‘成长自述’”,其中表述有误的是( )
A.一枚枚鸡胚——处于孵化过程中的鸡蛋,是我成长的“土壤” |
B.我在鸡胚里头快速分裂繁殖,一个变两个,两个变四个…… |
C.工作人员用一种叫裂解剂的物质使我由一个完整的病毒分开成碎片,除去我身上的核酸 |
D.我需要在2℃—8℃的温度下避光保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