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
B.原来存在过植被的地方只能出现次生演替 |
C.蜜蜂跳舞及雄鸟的“求偶炫耀”是典型的行为信息 |
D.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往往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
下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⑤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③为骨骼肌细胞,饭后5小时⑤处的血糖浓度低于①处 |
B.若③为脑细胞,⑤处的氧气浓度低于①处, 而CO2的浓度刚好相反 |
C.若③为组织细胞,其生活的具体内环境中的水可来自于③和① |
D.若③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胰岛素浓度高于①处 |
下左图为人体内某些生理过程示意图解。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在饥饿(餐后4~5小时)时,4过程将会加强 | B.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可以促进4过程 |
C.若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和集合管功能减弱,C液将会减少 | |
D.若某人的胰岛B细胞受损,则此人可能会出现C液含有葡萄糖的现象 |
切除健康狗的胰脏,2天后狗出现糖尿病的一切症状。随后连续给其注射一定量溶于某种溶剂的胰岛素,发现其血糖含量恢复正常。由此推测:胰岛素能降低血糖的含量。为了证明这一推论。你认为下列最适宜作为对照组的是
A.既不切除健康狗的胰脏,又不注射胰岛素 |
B.用溶解于另一种溶剂的胰岛素溶液进行注射 |
C.切除健康狗体内的胰脏2天后,只注射用于该试验的溶剂 |
D.将健康狗体内摘除的胰脏制成提取液,注射给因切除胰脏的狗 |
将灵敏电流计连接到图1神经纤维和图2突触结构的表面,分别在a、b、c、d处给予足够强度的刺激(a点离左右两个接点距离相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别刺激a、d点时,指针都偏转1次 |
B.分别刺激b、c点时,指针都偏转2次 |
C.神经递质在释放过程中会消耗能量 |
D.分别刺激a、b、c、d处,指针偏转1次的现象只发生在刺激d点时 |
乙酰胆碱是兴奋型的神经递质,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直接或间接调节细胞膜上离子通道,进而改变细胞膜电位。假如某一神经递质使该细胞膜上的氯离子通道开启,氯离子(Cl-)进入细胞内,正确的判断是
A.形成局部电流 | B.细胞膜两侧电位差保持不变 |
C.抑制细胞兴奋 | D.使细胞膜内电位由正变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