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在海西发展战略中,厦漳泉要拓宽发展空间,形成城市联盟,实现优势互补,使闽南“金三角”拥有持续发展的动力。该战略
①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②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③立足整体,树立全局观念    
④重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埃里克•贝齐格、威廉•莫 纳和斯特凡•黑尔,在科学实验研究过程中,借助荧光分子的帮助,使光学显微镜发展到了一个新的纳米显微镜层次。这表明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②真理在战胜谬误中得到发展
③人能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④人类可以改变事物固有联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20年,有人在一个狼群中发现了两个女童,立即把她们送到当地的孤儿院,她们怕水、火和光,白天躲藏,夜间活动,每晚都像狼一颈长嚎,吃肉时不用手而是用牙齿撕开吃,对他人不感兴趣、没有感情。“狼孩”现象佐证了
①人的感情交流方式取决于其有目的的意识活动
②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决定其生活方式和精神文化生活
③人的先天条件和后天的生活能力都是能改变的
④人在社会活动中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体力和情感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安全生产是生产发展的底线。缺乏安全意识是最大的安全隐患,麻痹大意往往导致生产事故频发,从哲学上看,安全意识之所以成为安全生产的关键,是因为
①人的意识影响实践发展的趋势和结果
②人的意识决定了实践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③人的意识是促成实践中的矛盾转化的重要条件
④人的意识不同,实践结果的性质就会不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下列哲理中最能体现“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这一谚语的意思是

A.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B.意识是第二信号系统产生的反映
C.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
D.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

荀子在《天论》中说:“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A.人不能服从自然,而是要改造自然
B.人不仅要尊重规律,更要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C.在人与自然之间,人的需要是第一位的
D.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客观规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