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明朝张瀚称:“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顾低昂轻重之权,在人主操之尔。”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

A.农工任其消长 B.农业依赖百工
C.百工亦为农业 D.农工比重适当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872年侨商陈启沅自海外归来在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采用蒸汽机和传动装置,雇工数百,产品行销欧美,获利颇丰。这段资料可以用来印证中国近代民族工业()
①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 ②采用机器生产方式 ③首先在沿海地区出现 ④产品控制欧美市场

A.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A.增强了封建统治的政治力量 B.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
C.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D.引进了大量近代科学技术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对中国的影响不包括()

A.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瓦解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C.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逐步传入 D.英国输华商品逐渐增加

19世纪中期,欧洲一部分女权运动者提出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并设计试穿了短裙和女式长裤,女子服饰有所简化。出现这一服装改革潮流的社会根源是()

A.工业化使大量妇女参加工作 B.民主运动的推动
C.社会审美观的改变 D.妇女的政治地位大大提高

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这里的“变革”是指()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英国推行重商主义政策
C.英国工业革命 D.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