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溪笔谈》记载“皇佑(宋仁宗年号)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范仲淹)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粮食),为术甚备……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范仲淹救灾措施的主要特点是
A.鼓励百姓生产,实行自救 | B.救济与“以工代赈”相结合 |
C.宣传佛教,要求百姓忍耐 | D.寺院提供饮食,救济百姓 |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当时人们最有可能体验到的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 B.为共渡难关各国亲密无间 |
C.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 D.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
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组织的出现是一种社会进步,这主要是指
A.它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 B.它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
C.它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 D.它提高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能力 |
19世纪上半期,当蒸汽机车轰鸣奔驰的时候,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快:“我看到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材料主要反映了先进科技
A.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 | B.改变了传统的社会性质 |
C.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D.冲击了原有的社会关系 |
建立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是
A.开辟新航路 | B.开展工业革命 |
C.发展海外贸易 | D.进行殖民扩张 |
1984年3月,来自福建全省各地国有骨干企业的55位厂长经理联合发表了一封呼吁信——《给我们松绑》,要求扩大企业自主权,试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说明当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增强企业活力 |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C.发展非公经济 |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