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甲、乙两个同学利用摩托车测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甲、乙两同学相距600m,甲操作摩托车,使得喇叭发声的同时前面大灯(远光灯)发光,车头正对乙,乙看到摩托车灯亮起时开始计时,听到摩托车喇叭声时停止计时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声音的综合利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伟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电路如图34,烧瓶中盛有质量相等的煤油,电阻R1>R2
(1)把两个电阻串联,通电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烧瓶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这是为了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2)小伟将装置改装(如图35,两烧瓶中的电阻R1相同)来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物质
质量/kg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min

0.3
20
25
6
煤油
0.3
20
30
6

①根据实验数据可得:不同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上表数据计算水在这个过程中吸收热量Q= ________J(c=4.2×103J/(kg·℃))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前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个钩码质量相等,杠杆刻度均匀。在杠杆的B点挂上三个钩码,如图所示,
① 为使杠杆平衡,应该在A点悬挂个钩码;
② 如图,在杠杆的C点用弹簧测力计施加竖直向上的力F1,使杠杆平衡;再把弹簧测力计转过一个角度(如图),使杠杆重新平衡,此时拉力变为F2,分别在图上画出F1的力臂l 1和F2的力臂l 2,并判断:F1 ____ F2(选填“>”、“<”或“=”).

(1)图中是冰的熔化实验,这是通过_______________的途径改变物体的内能。右图为冰由固态变为液态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其中t2时刻物体的内能_________(选填“等于”或“不等于”)零,t2时刻物体的内能_______ t3时刻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如图,活塞迅速下压过程,通过___________途径使管内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硝化棉的燃点,使硝化棉燃烧。

(3)如图16,试管内的水沸腾后,木塞向外弹出的过程中,试管内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______能。管口出现白雾说明水蒸气的内能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此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情况与汽油机的__________冲程相同。

(4)使用酒精灯加热时,完全燃烧0.01kg酒精放出热量为______________J.(酒精的热值为3×107J/kg)
(5)图中是汽油机工作时的能量流向图,则其热机效率表示为η = ____________×100%

(6)汽油机中,燃料在汽缸内燃烧,而且燃料与空气混合充分,燃烧得比较完全,因此汽油机的效率比蒸汽机更______(选填“高”或“低”)。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有霜的季节,农作物常被冻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遭到霜冻,实际上,农作物不是因为霜而受冻的,0℃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低到-20℃~-10℃,也不会出现霜,但此时农作物早就被冻坏了,农民们称这种情况为“黑霜”.
(1)霜是由直接变为小冰晶形成的,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2)小红由短文猜想:“霜”形成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小明为了验证小红的上述猜想,做了如下实验:从冰箱取出一些-10℃的冰块,放在不锈钢杯子里,一段时间后可看到在杯底出现一些白色的小冰晶(即霜).你认为该实验(选填“能”或“不能”)验证上述猜想.

某兴趣小组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
(1)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安装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位于,其目的是

(2)小明将蜡烛和凸透镜放置在如图所示位置,要得到明亮、清晰的像,则光屏放在65cm刻度线与cm刻度线之间的某个位置,利用此时的成像原理可制成
(3)小红将蜡烛移动到20cm刻线处,仍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再移动光屏,在光屏上会成清晰的、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实验过程中,蜡烛在燃烧中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选填“上”或“下”)移动。
(4)小虎同学将蜡烛和透镜固定,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写出一个).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