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请思考探究思路并回答下列问题: 为了消除小车与水平木板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应采取做法是___________
A.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速运动 |
B.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加速运动 |
C.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速运动 |
D.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加速运动 |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中,得到一条打点的纸带,如图所示,已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且间距x1、x2、x3、x4、x5、x6已量出,则小车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______________;
消除小车与水平木板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后,可用钩码总重力代替小车所受的拉力,此时钩码m与小车总质量M之间应满足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
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已知单缝与双缝间的距离L1=100㎜,双缝与屏的距离L2=700㎜,双缝间距d=0.25㎜。用测量头来测量亮纹中心的距离。测量头由分划板、目镜、手轮等构成,转动手轮,使分划板左右移动,让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准亮纹的中心(如图(乙)所示),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另一条亮纹的中心,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
(1)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分别对准第1条和第4第条亮纹的中心时,手轮上的读数如图(丙)所示,,则对准第1条时读数X1=㎜、对准第4条时读数X2=㎜。
(2)写出计算波长的表达式,
=(用符号表示),
=
nm。
.图为“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实验装置示意图。
(1)入射小球1与被碰小球2直径相同,均为d,它们的质量相比较,应是m1____m2.
(2)为了保证小球做平抛运动,必须调整斜槽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继续实验步骤为:
A.在地面上依次铺白纸和复写纸。 |
B.确定重锤对应点O。 |
C.不放球2,让球1从斜槽滑下,确定它落地点位置P。 |
D.把球2放在立柱上,让球1从斜槽滑下,与球2![]() |
E.用刻度尺量OM、OP、ON的长度。
F.看是否相等,以验证动量守恒。
上述步骤有几步不完善或有错误,请指出并写出相应的正确步骤。______________。
(1)“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可以采用如图所示的甲或乙方案来进行.
![]() |
①比较这两种方案,_____(填“甲”或“乙”)方案好些,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②图丙是采用甲方案时得到的一条纸带,现选取N点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下面是几位同学分别用不同方法计算N点的速度,其中正确的是:
A.vN=gnTB.vN=g(n-1)TC.vN=D.vN=
(2)二极管是一种半导体元件,它的符号为“”,其特点是具有单向导电性,即电流从正极流入时电阻比较小,而从负极流入时电阻比较大
①某课外兴趣小组想要描绘某种晶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因二极管外壳所印的标识模糊,为判断该二极管的正、负极,他们用多用电表电阻挡测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其步骤是:将选择开关旋至合适倍率,进行欧姆调零,将黑表笔接触二极管的左端、红表笔接触右端时,指针偏角比较小。然后将红、黑表笔位置对调后再进行测量,指针偏角比较大,由此判断____端为二极管的正极(选填“左”、“右”)
②厂家提供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右图,为了验证厂家提供的数据,该小组对加正向电压时的伏安特性曲线进行了描绘,可选用的器材有:
A.直流电源E:电动势3V,内阻忽略不计
B.滑动变阻器R:0~20Ω
C.电压表V1:量程5V、内阻约50kΩ
D.电压表V2:量程3V、内阻约20kΩ
E.电流表A:量程0.6A、内阻约0.5Ω
F.电流表mA:量程50mA、内阻约5Ω
G.待测二极管D
H.单刀单掷开关S,导线若干
为了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度,电压表应选用,电流表应选用。(填序号字母)
③为了达到测量目的,请在答题卡上虚线框内画出正确的实验电路原理图。
④为了保护二极管,正向电流不要超过25mA,请你对本实验的设计或操作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1)①用多用电表探测图甲所示黑箱发现:用直流电压挡测量,
、
两点间和
、
两点间均有电压,
、
两点间无电压;用欧姆测量,黑表笔(与电表内部电源的正极相连)接E点,红表笔(表电表内部电源的负极相连)接F点,阻值很小,但反接阻值很大。那么,该黑箱内元件的接法可能是图乙中。
②在物理兴趣小组活动中,一同学利用下列器材设计并完成了"探究导体阻值与长度的关系"的实验。
电压表量程
内阻约为
电压表量程
内阻约为
电压表量程
内阻约为
电源 电动势 内阻约为
电源 电动势 内阻约为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
)。粗细均匀的同种电阻丝,开关、导线和刻度尺
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选取图中器材,按示意图连接电路
B.用伏安法测定电阻丝的阻值
C.用刻度尺没出电阻丝的长度
D.依次减小电阻丝的长度,保持电路其他部分不变,重复步骤B、C
E.处理数据,根据下列测量结果,找出电阻丝值与长度的关系
L(m) | 0.9956 |
0.8049 |
0.5981 |
0.4021 |
0.1958 |
R(
) |
104.8 |
85.3 |
65.2 |
46.6 |
27.1 |
为使实验尽可能准确,请你对上述步骤中画线处加以改进。
(I)
(II)
(2)有4条用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Hz)打出的纸带A、B、C、D,其中一条是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时打出的。为找出该纸带,某同学在每条纸带上取了点迹清晰的、连续的4个点,用刻度尺测出相邻两个点间距离依次为
、
、
。请你根据下列
、
、
的测量结果确定该纸带为。(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
)
A. |
|
B. |
|
C. |
|
D. |
|
(1)如图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
①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
,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
②
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
、
两点间距
=;
点对应的速度是(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某同学利用电压表和电阻箱测定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使用的器材还包括定值电阻( )一个,开关两个,导线若干,实验原理图如图(a).
①在图14(b)的实物图中,已正确连接了部分电路,请完成余下电路的连接。
②请完成下列主要实验步骤;
A.检查并调节电压表指针指零;调节电阻箱,示数如图14(c)所示,读得电阻值是;
B.将开关
闭合,开关断开,电压表的示数是
;
C.将开关
,电压表的示数是
;断开开关
。
③使用测得的数据,计算出干电池的内阻是(计算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④由于所有电压表不是理想电压表,所以测得的电动势比实际值偏(填"大"或"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