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传送带的水平部分长为L,传动速率为v,在其左端无初速释放一小木块,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木块从左端运动到右端的时间可能是( )
A.+ B.
C. D.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针对能源问题,大气污染问题同学们提出了如下四个活动方案,哪些从理论上讲是可行的
| A.利用浅层海水和深层海水之间的温度差制造一种热机,将海水的全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是可能的 |
| B.制作一种制冷设备,使温度降至绝对零度以下 |
| C.将房屋顶盖上太阳能板,可直接用太阳能来解决照明和热水问题 |
| D.汽车尾气中各类有害气体排入大气后严重污染了空气,想办法使它们自发地分离,既清洁了空气,又变废为宝 |
如图所示为两列沿同一弹性绳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虚线表示甲波,实线表示乙波),M为绳上x ="0.2" m处的质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因波的周期未知,故两列波波速的大小无法比较 |
| B.图示时刻质点M的速度沿 + y方向 |
| C.由图示时刻开始,再经甲波周期的1/4,质点M的位移为20 cm |
| D.这两列波将发生干涉现象 |
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若使某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将增大 |
| B.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产生的 |
| C.β射线与γ射线一样是电磁波,但穿透本领比γ射线小 |
D.铀核( )衰变为铅核( )的过程中,要经过8次α衰变和10次β衰变 |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载着别为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三位宇航员的“神舟七号”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如果“神舟七号”飞船在离地球表面h高处的轨道上做周期为T(约90分钟)的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的半径R,万有引力常量为G.在该轨道上,关于“神舟七号”航天飞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运行的线速度大小为 |
B.运行时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 |
C.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可表示为![]() |
| D.运行的线速度一定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 |
如图所示,同一物块分别放在水平面和固定斜面上,在两个大小相等的推力F1和F2的作用下运动,F1和F2的方向分别平行于水平面和斜面。若物块在推力的作用下通过的位移相等,则F1、 F2对物块所做的功
| A.相等 |
| B.与物块和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
| C.在水平面上推力所做的功多 |
| D.在斜面一推力所做的功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