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磷原子的核电荷数x=_______ 。 (2)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的名称是______ 。
(3)镁元素与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_______。
(4)上述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氧乙酸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现有一种过氧乙酸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请填空:
(1)100g该溶液中含溶质________g.
(2)向100g该溶液中加入200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将100g该溶液与100g 5%的过氧乙酸溶液混合,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2℃时,把2.4g甲固体放入10mL水中(水的密度约为1g/cm3),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g.
(3)t2℃时,在90g 10%的乙溶液中加入15g乙固体,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现有三支试管,分别加入不同温度和体积的水,试管编号及相关数据如下表:
试管编号 |
A |
B |
C |
水的体积/mL |
5 |
10 |
10 |
水的温度/℃ |
20 |
20 |
50 |
(1)向三支试管中各加入0.5g硫酸铜粉末,完全溶解,溶液颜色最深的是________;
(2)再向B、C两支试管中分别加硫酸铜粉末直至饱和,则B中溶液的颜色较C中的________;
(3)由此实验可得出:①溶液的浓度越大,有色溶液的颜色越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是某输液瓶标签上的部分内容.葡萄糖由___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要把10g这样的葡萄糖溶液稀释为2%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_.
硝酸钾与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时,两物质中溶解度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两物质的等质量饱和溶液降温至
℃,析出固体质量较大的是_______的溶液。
(3)℃时,将100g水加入盛有50g氯化钾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得到氯化钾的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保持温度不变,往该烧杯中再加入10g水,充分搅拌后,氯化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应满足的温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