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A(g)+B(g)
3C(g)+4D(g)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0.5 mol/(L·s) B.v(B)=0.3 mol/(L·s)
C.v(C)=0.8 mol/(L·s) D.v(D)=1 mol/(L·s)
常温下,下列各组比值为1∶2的是()
| A.0.1 mol/L与0.2 mol/L醋酸溶液,c(H+)之比 |
| B.0.1 mol/L H2S溶液,c(S2-)与c(H+)之比 |
| C.pH=10的Ba(OH)2溶液与pH=10的氨水,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 |
| D.pH=3的硫酸与pH=3的醋酸溶液,c(SO42-)与c(CH3COO-)之比 |
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pH=0的溶液中:ClO-、Cu2+、SO 、K+ |
| B.使pH试纸变红色的溶液中:Fe2+、I-、NO3-、Cl- |
C.能够和金属镁反应放出气体的溶液中:Na+、H+、SO 、Cl- |
| D.常温下,水电离出的c(H+)与c(OH-)乘积为10-28的溶液中:K+、Na+、HS-、Ca2+ |
常温下,将0.1 mol·L-1盐酸溶液与0.06 mol·L-1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该混合溶液的pH等于( )
| A.1.7 | B.2.0 | C.12.0 | D.12.4 |
在t℃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
。恒容时,温度升高,NO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
| B.K表达式中,C(SO3)指反应在该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浓度 |
| 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
D.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O+SO3 NO2+SO2 |
右图表示温度、压强对达平衡的可逆反应:2L(g)
2M(g)+N(g)△H>0的影响(P1<P2 )图中y轴表示的意义是 ( )
| A.混合物中L的百分含量 | B.混合气体的密度 |
| C.L的转化率 | D.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