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世纪之交,中国许多著名大学、中学纷纷举行“百年校庆”一百年前“教育救国”和“实业救国”“政治救国”等思潮合流形成“救国热潮”。当时,“救国”成为中国社会“关键词”的外部原因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据史料记载,从商朝开始,平民一日吃两餐,分别在早上7—9时和下午15—19时。然而到了宋朝,开封市民入夜后会再吃一餐,由此形成一日三餐的习俗。推动这种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A.农业的发展,粮食产量的增加
B.理学的形成,满足市民的欲望
C.坊市制突破,城市经济的繁荣
D.对外交流频繁,受西方的影响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长时间出现“皇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的现象,这反映了古代乡村治理主要依靠()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皇帝制

下面是一幅政治漫画,画中的法国人和德国人正在讨论,最后达成的共识是()

A.我们太小,实在无奈 B.他们相争,我们得利
C.赶快联合,求得生存 D.各奔东西,争取自保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说:“美国政府在过去几十年一直在等待,即使美国存在的问题日益恶化。与此同时,中国却没有等待,实施经济改革。德国、印度也没有等待。这些国家没有原地踏步,也不想成为次要国家。……我无法接受美国成为二等国家。”这表明()

A.多极化趋势正在加强 B.美国已沦为二等国家
C.新的国际格局已经确立 D.“一超多强”的格局被打破

当前世界格局中存在几个主要的力量中心,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对这种局面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一超”是指美国是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
B.多强主要指欧洲联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
C.从近期看美国仍将保持世界超级大国的地位
D.多极化的趋势已经形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