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校举办一次介绍欧洲文化的活动,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演讲。讲题包括了:“雪莱的诗歌创作”、“拜伦与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和“雨果的小说艺术”等。为配合这项活动,学校还安排了一个音乐会,由钢琴家表演一场“舒伯特之夜”。这次活动的主题,应拟定为( )
| A.启蒙运动的学术 | B.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 |
| C.现实主义的文化风格 | D.浪漫主义的文艺 |
照片《裹小脚的男戏子》是外国游历者在中国内地拍摄的,这副照片可能的拍摄时间
| A.19世纪50年代 |
| B.19世纪末期 |
| C.20世纪中期 |
| D.“文革”期间 |
《补碗匠》是外国游历者于1896年在中国拍摄的风俗人物照,这幅照片告诉我们
①外国游历者诋毁中国形象②近代制瓷业生产技术低劣
③当时中国衰败的一个缩影④百姓生活的贫困和简朴
| A.②③④ | B.①③④ |
| C.①②③ | D.③④ |
新闻照片《站在稻穗上的孩子》报道:“湖北麻城县建国第一农业社的1.016亩早稻,创造了亩产36556斤的高产纪录。看,稻子长得多么的稠密,孩子们站在稻穗上就像站在软绵绵的沙滩上似的。”从今天看来该照片告诉我们
| A.历史证据运用要“眼见为实” |
| B.当时中国浮夸风盛极一时 |
| C.四个小孩在田野里的闹剧 |
| D.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
喷气式支线客机ARJ21——700和“和谐号”动车组列车能够研制成功,主要得益于
①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②外国先进技术的运用
③日益强大国力的支撑④科技人才的刻苦攻关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新中国外交成熟的标志是()
| A.独立自主外交方针的提出 |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 C.“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 D.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