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
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 |
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
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 |
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
1933年底,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信中写道:“如果您成功的话,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将在各处试行,而我们将以您就职的那一天作为新纪元的第一页。”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包括:
① 大力推行国有化政策② 实行“福利国家”政策
③ 第三产业的兴起 ④ 知识经济的出现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② | D.③④ |
据张君劢《史泰林治下之苏俄》载:“民国十七年春,俄国国营农场经理马克维次,有多余不用的机犁百架,召集附近村落的农民,许租给他们使用,而以他们所有的土地,共同耕种为条件。”这种做法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A.推动了农业集体化的进程 | B.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
C.提高了农民自主经营的积极性 | D.奠定了国内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 |
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与“这一集体亮相”无关的是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B.台湾割让给日本 |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D.《辛丑条约》的签订 |
史学家认为:“《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为此,“战胜国”将要采取的行动是
A.掀起瓜分狂潮 | B.发动战争扩大市场 |
C.扩大资本输出 | D.割占中国台湾 |
根据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过程图,你能得出的有效信息有
① 呈现出政局动荡不安、政权更替频繁和政体反复变化的特点
②其焦点表现在君主制和共和制的政体形式的斗争上
③从过程上看,反映出法兰西的共和之路是艰难曲折的,但民主共和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④ 其确立的民主共和政体对美国的民族解放战争产生了重要影响
A.①②③ | B.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