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写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朱熹

A.对理学的探讨 B.对治学的感悟
C.对水利的思考 D.对治国的研究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宋明理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通俗俚语是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形式,它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人民的生活和追求。“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形象地反映了我国农民阶级的通俗愿望 ,形成这种低层次需求的根本因素是( )

A.农民要求不高,容易满足
B.封建统治残暴,农民不敢有太高的愿望
C.自然经济的长期影响
D.农业生产比较容易,没有太大风险

下图是陕甘宁边区1941—1943年安置难民情况统计。这一时期难民大量迁往边区的原因是( )

①日本侵华,加紧掠夺沦陷区资源
②国民党的腐败统治
③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政策感召
④陕甘宁边区是全国抗战的总后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剑桥中华民国史》载,(辛亥)革命后10年,在(20世纪)20年代初,民族资本主义就开足马力……但是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辛亥革命促进了20世纪20年代初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长足发展
B.“一战”是造成“经济奇迹”出现的主要原因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很高
D.辛亥革命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毫无益处

1931年,宋裴卿与其弟等人合伙在天津注册“东亚毛呢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抵羊牌”毛线(“抵羊”含有“抵制洋货”之意)。一经问世,“抵羊牌”毛线逐渐成为妇孺皆知、有口皆碑的名牌产品。这种现象说明( )

A.“抵羊牌”毛线迎合了当时举国抵洋抗日的心态
B.外国洋货价钱太贵
C.“抵羊牌”毛线物美价廉
D.外国洋货质量太差

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选址汉阳建铁厂。如图所示,他对选址的主要考虑是( )

A.节约生产成本 B.便于官府监管 C.带动民用企业 D.与洋商争利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