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 A.仁政和道德教育 | B.王道和民主政治 |
| 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 | D.实行人治或法治 |
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原主席成思危认为中国民主党派不是“政治花瓶”,并说:“西方的政党政治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这里的“大合唱”主要指的是
| A.民主党派在新中国取得了合法地位 | B.各民主党派直接参与政府管理 |
| C.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明确规范了中央同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为民族自治地方的发展赋予了更大的自主权利和政策空间。”这反映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具有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相结合的特点 ②实行民族自治与国家统一的结合
③即民族共和国联邦制度 ④是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后历届人大任期时间及召开会议的次数。关于此表的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 A.第一届人大通过的《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
| B.第二届人大决定开始实施我国第—个五年计划 |
| C.第三、四届人大工作受到“左”倾错误的干扰 |
| D.第五届人大期间将“依法治国”方针写入宪法 |
邓小平是在法国勤工俭学时读到《共产党宣言》并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他后来说,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起初,他从“入门老师”那里学不到的是
| A.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 |
| B.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 |
| C.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 |
| D.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或几国首先获得胜利 |
普里马科夫认为,1917年俄国政局的一次变动“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俄国第一次成为共和国”。他论述的是
| A.无产阶级取得政权的进步意义 | B.社会主义已由理想变为现实 |
| C.社会主义革命爆发具有必然性 | 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进步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