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主体知识的归纳中,都正确的一组是
A.生活常识:取暖防中毒——煤炉上放一壶水、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
B.节约意识:用剩药品——应放回瓶、取用药品——应取少量 |
C.安全常识:厨房煤气泄漏——打开排气扇、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
D.环保意识:使用含磷洗衣粉——会污染水源、减少白色污染——使用可降解塑料 |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路面的水结成冰 | B.地震中房屋的倒塌 |
C.铁生锈 | D.将铁丝弯成奥运五环 |
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1/5 |
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
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
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 |
B.钠为非金属元素 |
C.钠原子的实际质量为22.99 g |
D.钠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是某元素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据此推断下列相关说法中合理的是( )
A.该粒子是阴离子 | B.该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2 |
C.该元素在化学反应中不易失去电子 | D.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有8个电子 |
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娈 |
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
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