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乐山44)如图,A、B、C、D、E、F均是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 A、B、C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变化①的现象是颜色由黑变红,变化②的现象是颜色由红变黑,相应变化的生成物没有全部列出,各变化的条件也未标出。
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为 ;
(2)在变化①和②中,A和C的性质是相似的,都是 ;
(3)写出变化②的化学方程式 ;
(4)简述实验室检验B的方法(操作、现象、结论)
。
构成原子的粒子及性质
构成原子的粒子 |
电子 |
原子核 |
|
质子 |
中子 |
||
(1)电性和电量 |
|||
(2)相对质量 |
原子是________中的最小粒子,是指在________中不可再分,不等于原子不可再分。通常原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粒子构成的
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请回答下列与pH相关的问题:
(1)请分别指出酸性溶液与碱性溶液的pH范围。
酸性溶液:__________________,碱性溶液:__________________。
(2)用酚酞溶液检测NaOH溶液,将看到什么颜色?用pH试纸呢?
用酚酞溶液:__________________,用pH试纸:__________________。
(3)电解pH=4的稀硫酸(实质是电解水),随着电解的进行,溶液的pH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并请总结出溶液的pH变化与溶液中H+浓度变化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有CuSO4、NaCl、NaOH、Na2SO4四种溶液,通过观察即可鉴别出来的是______(填化学式,下同)溶液,将其滴加到另外三种溶液中可鉴别出_________溶液;剩余的两种溶液,各取少量原溶液再滴加_________溶液即可进行鉴别。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用稀盐酸除去小刀上的铁锈______________。
(2)有非金属单质参加的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非金属单质生成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