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同学在做“探究物体的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并进行了以下三步实验操作:
步骤一:让铁球甲从斜面F点滚下打到一个小木块上,推动木块从位置A移动到位置B.
步骤二:让铁球甲从斜面E点滚下,打到相同的小木块上,推动木块从位置A移动到位置C.
步骤三:换一铁球乙(M乙>M甲)从斜面上E点滚下,打到相同的小木块上,推动木块从位置A移动到位置D.
(1)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一”和“步骤二”,是想探究动能大小与 的关系;
在“步骤二”和“步骤三”中,小明让甲、乙两球都从E点滚下,目的是 .
(2)分析步骤一、二,得出的结论是: .
(3)本实验中水平面如果很光滑和很粗糙都将不利于实验的进行,原因是 .
灵山县是全国著名“中国奶水牛之乡”.学习了密度知识后,由小陶
等同学组成的物理兴趣小组准备测量牛奶的密度.他们选取的实验器材有:牛奶、
量筒、天平(带砝码)、烧杯.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方案A:(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出空烧杯的质量m1;
(2)向烧杯中倒人一些牛奶,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则这些牛奶质量为;
(3)再将烧杯中的牛奶倒人量筒中,测出牛奶的体积V1;(4)计算出牛奶的密度p.
方案B:(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装有适量牛奶的烧杯的总质量m3;(2)将烧杯中
的一部分牛奶倒人量筒中,记录量筒中牛奶的体积V2;(3)测出烧杯及剩下牛奶
的总质量m4;(4)计算出牛奶的密度=(用m3、m4、V2表示)
【评估与交流】通过分析交流上述两种方案后,你认为在方案中,牛奶
的(质量/体积)测量误差较大,导致牛奶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
(大/小).
晓丽买了一件工艺品,但不知究竟是用什么金属制成的.于是她用天平和量筒对
该工艺品的密度进行了测量,得到下面表一中的一些数据.请结合下图将表格填
完整.
通过测量,发现这件工艺品是用表二中金属制成的,这种金属在日常生活
中应用广泛,例如:.这种金属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可用图像中的
直线来表示.图中直线a表示的是表二中金属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表二
(注:导电性能、导热性能的数值越小表示性能越好)
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2个相同的烧杯
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
记录如下:
(1)在此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
(2)分析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
收的热量(大于/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沙子/水)升高的温度
更高.
(4)实验中有些同学发现:刚开始加热时,情况与(3)的结论不符,你认为可能的原
因是:.
小军在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A的质量时,先将天平放在上,然后将游码移至.他发现天平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小军应该将平衡螺母向(左/右)侧调节.调节天平平衡后,他应将物体A放在天平的(左/右)盘,在另一个盘添加砝码并移动游码,当天平再次平衡时,盘内所加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被测物体A的质量为g.
下面是小方和小王设计的“测量食用油密度”的实验方案,请
完善他们的方案,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1)小方的方案: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食用油,再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然后把烧杯内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V1;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油=______________.
(2)小王的方案: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3,然后将烧杯内的适量食用油倒入量筒内,再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4,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V2.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油=________.
(3)按_________的实验方案进行测量,实验误差可能小一些;如果选择另一种方案,测得的密度值________(填“偏大”、“偏小”).
(4)下图是按小王的实验方案进行某次实验的情况,请将实验的数据及测量结果填入表中.
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g) |
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g) |
倒出油的质 量(g) |
倒出油的体积 (cm 3) |
油的密度 (g/cm 3) |
34.1 |
1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