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你认为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符合“1+1=2”的事实是
| A.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体积等于2L |
| B.1g锌粒与1g20%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为2g |
| C.1g 10%的稀硫酸加入1g水后溶液变为2g |
| D.20℃,1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1g硝酸钾固体能得到2g硝酸钾溶液 |
通过观察下列实验现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收集氧气时,氧气的验满
B.
比较镁与铁的金属活动性
C.
验证白磷的着火点低于红磷
D.
验证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
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无法鉴别的是( )
24232
44
23242 HCl
32 KOH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1℃时,等质量的甲、丙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分数为丙>甲
2℃时,20g丙溶解于50g水中能形成70g溶液
32℃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
D.若要将组成在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某学生设计的下列四个实验方案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是( )
A.Cu
2
2
2O
2
MgO
3
CaO
2溶液
NaOH溶液
2
2
Mg
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制备和检验氢气的可燃性
B.
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试剂
C.
蒸发食盐水
D.
测定溶液的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