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如图
下列各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的是
| A.铜和硝酸钠溶液 | B.铁和稀盐酸 | C.锌和氯化钾溶液 | D.银和稀硫酸 |
下列关于溶液(溶质为固体、溶剂为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
| B.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会改变 |
| C.任何物质的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时,一定会析出溶质 |
| D.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小 |
青少年过多摄入蛋糕里的人造奶油会产生一种影响身体发育的反式脂肪酸,其化学式为C18H34O2。下列对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氧化物 | B.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
| C.反式脂肪酸由54个原子构成 | D.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17:1 |
氯化钠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应用。下列做法或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使用玻璃棒搅拌,加快氯化钠的溶解 |
| B.“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中,当蒸发皿中的滤液全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
| C.氯化钠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它在水中解离出自由移动的Na+和Cl– |
| D.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大 |
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类型的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A.镁带在氧气中燃烧:Mg+O2 MgO2(化合反应) |
| B.铁与稀盐酸的反应:2Fe+6HCl═2FeCl3+3H2↑(置换反应) |
C.工业炼铁的原理:Fe2O3+3CO 2Fe+3CO2(置换反应) |
D.电解水:2H2O 2H2↑+O2↑(分解反应) |
下列生活中常见现象用微观粒子解释正确的是
| A.深色衣服和浅色衣服浸泡在一起,会使衣服上染上颜色,这是因为原子发生了变化 |
| B.温度计中的水银球受热体积膨胀。这是因为汞原子受热体积变大了 |
| C.碘蒸气和碘溶液都能使淀粉变蓝色,是因为它们都含有碘分子 |
| D.擦黑板时看到粉尘在空中飞舞,这是分子在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