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2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由于地震原因而发生爆炸,造成放射性物质泄露,核电站周围检测到铯137和碘131超标。核电站为阻止高辐射污水由碎石层流入竖井裂缝进入海中,向碎石层内注入“水玻璃”。几天后受“吃加碘盐能防止核辐射”等谣言的影响,我国部分地区出现抢购食盐现象。已知食盐中添加的碘盐为KI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素![]() |
B.“水玻璃”是硅酸钠的俗称,是一种黏合剂 |
C.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5 |
D.![]() ![]() |
从绿色化学的理念出发,下列实验不宜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的是
A. | 不同浓度的硝酸与铜反应 | B. | 稀硫酸与纯碱或小苏打反应 |
C. |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 | D. | 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分解 |
铜和镁的合金4.6g完全溶于浓硝酸,若反应中硝酸被还原只产生4480 mL的NO2气体和336 mL的N2O4气体(气体的体积已折算到标准状况),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
A.9.02g | B.8.51g |
C.8.26g | D.7.04g |
某合金(仅含铜、铁)中铜和铁的物质的量之和为y mol,其中Cu的物质的量分数为a,将其全部投入50 mL b mol·L-1的硝酸溶液中,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假设NO是唯一的还原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金属有剩余,在溶液中再滴入硫酸后,金属又开始溶解0 |
B.若金属全部溶解,则溶液中一定含有Fe3+ |
C.若金属全部溶解,且产生336 mL气体(标准状况),则b = 0.3 |
D.当溶液中金属离子只有Fe3+、Cu2+时,则a与b的关系为:b≥80y(1-a/3) |
将22.4L某气态氮氧化合物与足量的灼热铜粉完全反应后,气体体积11.2L(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则该氮氧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
A.NO2 | B.N2O2 | C.N2O | D.N2O4 |
物质的量之比为2:5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2O,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
A.1:4 | B.1:5 | C.2:3 | D.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