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蒸发结晶时应将溶液蒸干后再停止加热 |
| 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插入蒸馏烧瓶的液体中 |
|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
| D.用铂丝蘸取某溶液置于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直接观察火焰颜色,检验K+的存在 |
在一定条件下,将CO和O2的混合气体26g充入一体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容器内有足量的Na2O2固体),此时容器的压强为p1,用电火花不间断的点燃,使其充分反应,恢复至原温,结果固体增重14g,此时容器的压强为p2,则p1/p2为
| A.9:4 | B.7:3 | C.7:6 | D.6:7 |
Na2O2、Cl2、SO2等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2O2、Cl2、SO2依次属于电解质、单质、非电解质 |
| B.标准状况下,1 mol Na2O2和22.4LSO2反应生成Na2SO4,转移电子数目为NA |
| C.等物质的量Cl2和SO2同时通入品红溶液,褪色更快 |
| D.在Na2O2中阴阳离子所含的电子数目相等 |
如图,同温同压下,两个等体积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分别充满①NH3、②NO2,进行喷泉实验。经充分反应后,瓶内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①>② | B.①<② | C.①=② | D.不能确定 |
向一定量的Fe、FeO和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240 mL4 mol·L-1的稀硝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2.688L NO(标准状况),往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红色出现。若用足量的氢气还原相同质量的混合物,能得到铁的物质的量
| A.0.48 mol | B.0.42mol | C.0.32 mol | D.0.28 mol |
将镁、铝合金10.2 g 溶于 4 mol·L-1的盐酸500 mL 里,若加入 2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并使得沉淀达到最大量,则需加入此种氢氧化钠溶液为
| A.1000 mL | B.500 mL | C.100 mL | D.1500 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