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代谢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乳酸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 | B.雌性激素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 |
C.血红蛋白合成的场所是高尔基体 | D.CO2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
某蛋白质分子由一条含176个氨基酸的肽链构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参与合成该多肽的tRNA最多可有61种 |
B.参与合成该多肽的细胞器应该有4种 |
C.组成该多肽的氨基酸一定有20种 |
D.该多肽的模板mRNA上能被翻译的密码子最多有64种 |
原发性血色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H基因控制,男性中该基因纯合和杂合都表现为患病,而女性只有在基因纯合时才表现为患病。人群中H基因的频率为0.40,在人群随机婚配的情况下,男性患病和女性患病的概率分别为( )
A.0.64和0.16 | B.0.40和0.16 | C.0.40和0.60 | D.0.64和0.46 |
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
B.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体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二倍体 |
C.含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但单倍体不一定只含一个染色体组 |
D.人工诱导多倍体唯一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
某研究小组在我国首次发现了一种罕见的疾病——静脉血管畸形(VMCM),研究发现该病的发生与体内一种酶的分泌相关,如果相关基因异常,就会促使这种酶指导合成的蛋白质等异常堆积,最终导致发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糖体是该酶的加工场所 |
B.基因突变是静脉血管畸形发病的直接原因 |
C.上述事例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
D.mRNA是翻译过程的模板 |
下列有关基因和遗传规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萨顿通过蝗虫的染色体找到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
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时总是和性别相关联 |
C.孟德尔验证“分离定律”假说的证据是杂合子自交产生3∶1的性状分离比 |
D.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互不干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