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取得成功的关键。下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的科学方法及技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类比推理法 |
B.艾弗里运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
C.孟德尔在研究豌豆杂交实验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
D.萨顿运用构建模型的方法研究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
编码酶X的基因中某个碱基被替换时,表达产物将变为酶Y。下表显示了与酶X相比,酶Y可能出现的四种状况,对这四种状况出现的原因判断正确的是
A.状况①一定是因为氨基酸序列没有变化 |
B.状况③可能是因为突变导致了终止密码位置变化 |
C.状况②一定是因为氨基酸间的肽键数减少了50% |
D.状况④可能是因为突变导致tRNA的种类增加 |
下图一表示人体吸收葡萄糖的过程示意图,图二表示人体内离子通道的三种类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一中①和②处Na+的跨膜运输方式均是主动运输 |
B.葡萄糖从小肠上皮细胞进入A侧和从B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均是协助扩散 |
C.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与小肠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相同,人们发现根皮苷可抑制结构①的活性,因此给糖尿病患者注射根皮苷后,血糖将会下降 |
D.由图二可推测神经冲动传导过程中Na+内流、K+外流的通道应属于图中的配体门通道;神经冲动的传递过程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可使图中的电压门通道打开 |
动物的神经系统在发育过程中,约有50%的细胞凋亡。发育中神经细胞数量的调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凋亡能够调节细胞的数量 |
B.在发育过程中产生的神经细胞一般是过量的 |
C.神经细胞能够存活下来可能与获得足够的生存因子有关 |
D.神经细胞的死亡与生存因子的数量有关,与基因表达无关 |
图甲为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为动物细胞部分结构示意图。对下列叙述和比较,错误的是 ( )
A.作为一个完整的高等动物细胞,乙图中还应该有核糖体和中心体 |
B.甲图区别于乙图的结构是2叶绿体、3细胞壁和6液泡。其中2、6均含有色素,前者是脂溶性的,而后者是水溶性的 |
C.甲乙两图均含有细胞器高尔基体,但功能不同。甲图中参与分裂后期细胞板的形成,乙图中参与分泌物如激素,抗体等的分泌 |
D.图甲中2、4、7均具有双层膜,但具有不同的特点:4的外膜与5相连,且双膜上有核孔,允许部分大分子物质的进出;7的内膜向内凹陷折叠,特化成嵴的结构,以扩大有氧呼吸获能最多反应阶段的膜表面 |
下图表示某种鼠迁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平均值)随时间的变化。经调查,第5年时该种群的数量为500只。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种鼠种群数量始终呈“J”型增长 |
B.可用标志重捕法准确计算其种群密度 |
C.理论上该种鼠在新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1000只 |
D.第5年后该种鼠数量减少的原因有天地、资源和空间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