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要测量一均匀新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的电阻率ρ。步骤如下: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测量其长度如图,由图可知其长度为 mm;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如右上图,由图可知其直径为____mm;
用多用电表的电阻“×10”挡,按正确的操作步骤测此圆柱体的电阻,表盘的示数如图,则该电阻的阻值约为____Ω。
该同学想用伏安法更精确地测量其电阻R,现有的器材及其代号和规格如下:
待测圆柱体电阻R
电流表A1(量程0~4mA,内阻约50Ω)
电流表A2(量程0~10mA,内阻约30Ω)
电压表V1(量程0~3V,内阻约10kΩ)
电压表V2(量程0~15V,内阻约25kΩ)
直流电源E(电动势4V,内阻不计)
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0—15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2.0A)
滑动变阻器R2(阻值范围0—2k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0.5A)
开关S
导线若干
为使实验误差较小,要求测得多组数据进行分析,请在右框中画出测量的电路图,并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若该同学用伏安法跟用多用电表测量得到的R测量值几乎相等,由此可估算此圆柱体材料的电阻率约为ρ= Ω·m。(保留2位有效数字)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打点记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中的某段如图所示,若A,B,C……点间的时间间隔均为0.10 s,从图中给定的长度,求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 ,打下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是 。
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作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
(1)在使用打点计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应先接通电源,再使纸带运动 |
B.应先使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 |
C.电磁打点计时器应使用4~6V的直流电 |
D.电火花计时器应使用220V的交流电 |
(2)在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每隔0.02s打下一个点),某同学实验得到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了标为1—7的7个记数点,每相邻的两个记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则(以下涉及计算结果的,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①打下“2”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m/s;
②做此实验时,求小车加速度a的大小为m/s2。
某同学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
(1)实验室提供了以下器材:打点计时器、一端装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交流电源、弹簧测力计。其中在本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如图所示为实验所打出的一段纸带,在顺次打出的点中,从O点开始每5个打点间隔取1个计数点,分别记为A.B.C.D。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已在图中标出,则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C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m/s2。
在做“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时.打出一条纸带,如图所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交流电频率是50Hz,舍去前面比较密的点,从0点开始,标出几个计数点1、2、3…,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打印点未画出,那么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对应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s,各计数点与0计数点之间的距离依次为x1=3.00 cm、x2=7.50 cm、x3=13.50 cm,则打计数点1时物体的速度大小v1=____________m/s,打计数点2时物体的速度大小v2=____________m/s,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m/s2。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实验。
(1)图乙是实验桌上的一把游标卡尺,该同学应该用游标卡尺_______部分(填字母序号)测量小车上挡光片的宽度。测量结果如图丙所示,则挡光片的宽度为cm;
(2)实验中通过调节让小车匀速下滑,目的是;然后用细线通过定滑轮挂上重物让小车每次都从同一位置释放,此位置距光电门距离为l,设挡光片的宽度为d,光电门记录的挡光时间为t,则小车加速度的表达式a=_______;
(3)实验中多次改变所挂重物的质量,测出对应的加速度a,通过力传感器读出拉力F,则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小车加速度a与拉力F关系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