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速率和加速度的运算都遵守平行四边形法则 |
B.如图所示是高速公路指示牌,牌中“25 km”是指从此处到下一个出口的位移是25km |
C.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落过程中都处于失重状态 |
D.若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在减小的过程中,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减小 |
(考查点:静电场)煤矿渗水会造成严重安全事故,2011年11月13日凌晨0时10分,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通达煤矿发生透水事故,当时井下作业人员11名,其中4人泅水脱险,7人被困。利用传感电容器可检测矿井渗水,发出安全警报,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如图所示是一种通过测量电容器电容的变化来检测液面高低的仪器原理图,A为固定的导体芯,B为导体芯外面的一层绝缘物质,C为导电液体,把仪器接到图示电路中,已知灵敏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为:电流从哪侧流入电流表则电流表指针向哪侧偏转.当发现指针向右偏转时,导电液体深度h的变化为()
A.h正在增大 | B.h正在减小![]() |
C.h不变 | D.无法确定 |
在很多旅游景区都会见到空中缆车(如图甲所示),现将空中缆车简化为以下物理模型:如图乙所示,滑轮A可以在轨道上上下滑动,重物B通过轻绳与滑轮相连。若当滑轮沿轨道向下滑动时,连接滑轮与重物之间的轻绳始终保持竖直,则关于此时滑轮受力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滑轮受重力、轨道的支持力、轻绳的拉力 |
B.滑轮受重力、轨道的支持力、轻绳的拉力及下滑力 |
C.滑轮受重力、轨道的支持力、轻绳的拉力及轨道的摩擦力 |
D.滑轮受重力、轨道的支持力、轻绳的拉力、下滑力及轨道的摩擦力 |
2011年12月5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简称NASA)发布声明,证实通过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发现了“第二地球”—一颗名为开普勒22b的行星。该行星的半径约是地球的2.4倍,“开普勒22b”绕恒星“开普勒22”运动的周期为290天,轨道半径为R1,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2,测得R1:R2=0.85。球的体积公式,由上述信息可知()
A.若开普勒22b的行星与地球密度相同,可知两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2.4:1
B.若开普勒22b的行星与地球密度相同,可知两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1:2.4
C.恒星“开普勒22”与太阳的质量之比约为1:1
D.恒星“开普勒22”与太阳的质量之比约为1:10
2011年8月18日,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完成5000米级海试回国。“蛟龙号”采用常用的“深潜器无动力下潜上浮技术”。潜水器两侧配备4块压载铁,重量可以根据不同深度与要求调整。当潜水器两侧配备4块压载铁时,潜水器下潜一定深度后按恒定速度下潜;当潜水器到达一定深度时,可操作抛载其中两块压载铁,使潜水器悬停在指定深度上实现作业,包括航行、拍照、取样等;当任务完成,再抛弃另外2块压载铁,使潜水器上浮,到达水面,设潜水器在水中受到的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潜水器受到的浮力恒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潜水器两侧配备4块压载铁时,向下做匀加速运动 |
B.潜水器两侧配备4块压载铁时,先向下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然后做匀速运动 |
C.潜水器抛弃其中2块压载铁时,潜水器将做匀减速运动 |
D.潜水器抛弃所有压载铁时,潜水器向上做匀加速运动至浮出水面 |
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水平U型不光滑金属导轨,其中MN与PQ平行且间距为L,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竖直向上,导轨电阻不计。一金属棒质量为m,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在拉力F作用下开始运动,并与两导轨始终保持垂直且良好接触,ab棒电阻为R,当流过ab棒某一横截面的电量为q时,棒的速度大小为v,则金属棒ab在这一过程中()
A.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
B.位移大小为![]() |
C.产生的电热能为![]() |
D.最终金属棒运动的最大速度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