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1日发射,其环月飞行的高度距离月
球表面100km,所探测到的有关月球的数据比环月飞行高度为
200km的“嫦娥一号”更加翔实,若两颗卫星环月运行均可视为
匀速圆周运动,运行轨道如图所示,则( )
| A.“嫦娥二号”环月运行的周期比“嫦娥一号”小 |
| B.“嫦娥二号”环月运行时的线速度比“嫦娥一号”小 |
| C.“嫦娥二号”环月运行时的角速度比“嫦娥一号”小 |
| D.“嫦娥二号”环月运行时的向心加速度比“嫦娥一号”小 |

在不同高度同时释放两个铅球(不计空气阻力),则在均未落地前,两者()
| A.在任一时刻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位移和速度; |
| B.落地的时间间隔取决于两铅球释放时的高度; |
| C.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位移之比都为1∶4∶9; |
| D.两铅球的距离和速度差都越来越大。 |
一质点做匀变速运动,初速度大小为2 m/s,3 s后末速度大小变为4 m/s,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速度变化量的大小可能小于2 m/s |
| B.速度变化量的大小可能大于2 m/s |
| C.加速度大小一定小于6 m/s2 |
| D.加速度大小一定大于6 m/s2 |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AB杆靠在平台的拐角上处于静止状态,拐角处光滑,则地面对杆A端施加的作用力为()
| A.支持力和摩擦力 | B.支持力 |
| C.摩擦力 | D.无法确定受几个力作用 |
一物块静止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从某时刻开始,物块受到一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作用。假设物块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以a表示物块的加速度大小,F表示水平拉力的大小。能正确描述F与a之间关系的图像是()
水平桌面上一个重200N的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当依次用15N、30N、80N的水平拉力拉此物体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依次为()
| A.15N, 30N, 40N | B.0, 15N, 15N |
| C.0, 20N, 40N | D.15N, 40N, 40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