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这说明
①政治革命起了移风易俗的作用    ②政治革命引起了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
③人们的民主观念有了某些增强   ④ 民众盲目模仿西方生活方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变化统计表,表中数据说明,自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

省区
嘉靖至万历
州县数集市数
顺治至雍正
州县数集市数
乾隆至道光
州县数集市数
直隶
14 132
82 527
43 537
山东
42 104
64 1126
74 1583
陕西(关中)
16 143
21 238
28 264
江西
45 459
51 545
43 976
福建(不含台湾)
19 131
15 205
39 511
广东
— —
72 1270
71 1959


A.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
B.南北经济交流日趋频繁
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D.州县集市的密度北方超过南方

元代《中庵集》卷十五中记载:“天子理万物,不能独为,责之中书。中书,所以行天子之令,制裁天下者也,其事权不可不专。”这反映了元朝()

A.皇权被削弱 B.相权得到加强
C.中书省独揽大权 D.中书省职能专一

《晋书·王恂传》记载:“魏氏给公卿以下租牛客户数各有差(不同)。自后小人惮(害怕)役(服劳役),多乐为之,贵势之门,动有百数。又太原诸部亦以匈奴胡人为田客,多者数千。”这主要表明()

A.两晋民族对峙严重,民族关系紧张
B.晋代农民与地主的租佃关系得到发展
C.魏国实行赋税制度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D.两晋察举选拔逐渐以士族门阀为依据

有人评述秦朝政治变革时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种变革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中国古代政治()

A.从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的建立 B.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C.从诸侯割据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中国古代有许多关于“法治”的名言,如《管子·明法解》“治国使众莫如法,禁淫止暴莫如刑。威不两措,政不二门,以法治国。”现代社会的“法治”是指法律至上,法律对政府权力及对人民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政府与人民要共同尊重和遵守法律。下列各项中对上述两种“法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前者是“人治”,后者是“民治” B.两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C.两者都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前者是“民治”,后者是“法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