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甲、乙两图分别为欧洲西部1月、7月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据图完成34~36题。下列地区中一年内气压差最小的是
A.冰岛 | B.芬兰北部 | C.亚平宁半岛 | D.多瑙河下游地区 |
图乙所示季节,下列古诗中所描述的情景可能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的是
A.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
B.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C.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下列对图中a、b、c、d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c地在图乙所示季节盛行西南风 |
B.d地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 |
C.b地在图甲所示季节气旋活动频繁,降水丰富 |
D.a低压中心的形成主要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
能源是现代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作为清洁能源的风能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据此完成下列各题。下列与风能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风能属于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 | B.风能是一种非可再生资源 |
C.撒哈拉沙漠是风能开发最好的地区 | D.风能发电投入少,效益好 |
我国内蒙古高原和东部沿海都是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两地利用风能最佳季节分别是( )
A.秋季、春季 | B.冬季、夏季 | C.冬季、春季 | D.夏季、秋季 |
下图为《国家核电发展专题规划(2005~2020年)》确定的13个核电厂厂址。据图回答下列各题。《国家核电发展专题规划(2005~2020年)》确定的13个核电厂厂址主要分布在图示地区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 ( )
A.科技发达,利于核电站建设运行 | B.经济发达,能源消费量大 |
C.核能能量密集,地区适应性强 | D.海运便利,便于原料输入 |
沿海核电厂对近海水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向海洋排放 ( )
A.重金属 | B.冷却水 | C.粉尘废渣 | D.放射性物质 |
读1996~2006年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及原煤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针对图中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的变化趋势,应采取的对策是 ( )
①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②减少石油战略储备,降低对外依赖性
③加强国际合作 ④积极开发新能源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2000年以后图中两条折线的变化出现差异,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 )
A.煤炭出口量增加 | B.原煤价格高导致消费量减少 |
C.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 D.煤炭利用率提高 |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开垦P平原首先应该()
A.引入灌溉水源 | B.增加土壤肥力 | C.平整土地 | D.排水 |
国家在P平原兴建了许多大型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但在这里生产粮食,不利的自然条件是()
A.热量条件 | B.土壤条件 | C.降水条件 | D.光照条件 |
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某区域2000~2004年湿地的转化(单位:hm2)
注:表中数据正值表示正向转化──湿地面积增加,负值表示逆向转化──湿地面积减少。各类湿地面积变化幅度由小到大顺序为()
A.水库坑塘海涂水田河渠 |
B.河渠水田海涂水库坑塘 |
C.水田河渠水库坑塘海涂 |
D.河渠水库坑塘海涂水田 |
与2000年相比,2004年该区域()
A.物种多样性有所减少 | B.水鸟栖息地减少 |
C.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 D.湿地面积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