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做“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某同学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绳套结点的位置。图中  是力F1与F2的合力的理论值,  是力F1与F2的合力的实验值。通过把F和F/ 进行比较,可以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正确性。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同学用伏安法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现备有下列器材:

A.被测干电池一节
B.电流表1:量程0~0.6 A,内阻r=0.3Ω
C.电流表2:量程0~0.6 A,内阻约为0.1Ω
D.电压表1:量程0~3 V,内阻未知

E.电压表2:量程0~15 V,内阻未知
F.滑动变阻器1:0~10Ω,2 A
G.滑动变阻器2:0~100Ω,1 A
H.开关、导线若干
伏安法测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由于电流表和电压表内阻的影响,测量结果存在系统误差;在现有器材的条件下,要尽可能准确地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1)在上述器材中请选择适当的器材:__________(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2)实验电路图应选择下图中的__________(填“甲”或“乙”);

(3)根据实验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得到了如图丙所示的U-I图象,则在修正了实验系统误差后,干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___V,内电阻r=__________Ω。

测量小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B是半径足够大的、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与水平固定放置的P板的上表面BC在B点相切,C点在水平地面的垂直投影为C′。重力加速度为g。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称出物块Q的质量m;
②测量出轨道AB的半径R、BC的长度L和CC′的高度h;
③将物块Q在A点由静止释放,在物块Q落地处标记其落地点D;
④重复步骤③,共做10次;
⑤将10个落地点用一个尽量小的圆围住,用刻度尺测量圆心到C′的距离s。
用实验中的测量量表示:
(1)物块Q到达B点时的动能EkB=__________;
(2)物块Q到达C点时的动能EkC=__________;
(3)在物块Q从B运动到C的过程中,物块Q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__________;
(4)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

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通过改变重物的质量,利用计算机可得滑块运动的加速度a和所受细线拉力F的关系图象,他们在轨道水平和倾斜的两种情况下分别做了实验,得到了两条a-F图线,如图(b)所示.

(a) (b)
①图线________是在轨道左侧抬高成为斜面情况下得到的(选填“①”或“②”).
②力传感器可以直接测得细线上的拉力,因此本实验是否还要求重物质量远小于滑块和位移传感器发射部分的总质量M吗?回答____(填“是”或“否”)
③滑块和位移传感器发射部分的总质量M=_____kg;滑块和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g取10m/s2)

(原创)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研究平抛运动初速度的家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斜面,让钢球从斜面上滚下,钢球滚过桌边后便做平抛运动,他把桌子搬到竖直墙附近,使做平抛运动的钢球能打在附有白纸和复写纸的墙上,记录钢球的落点,改变桌子和墙的距离,就可以得到多组数据。

①为了完成实验,除了题中和图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器材有_____。
②如果该同学第一次让桌子紧靠墙壁,从斜面上某一位置静止释放钢球,在白纸上得到痕迹A.以后每次将桌子向后移动距离x=10.00cm,重复刚才的操作,依次在白纸上留下痕迹B、C、D,测得 B、C间距离y2="14.58" cm,C、D间距离y3="24.38" cm,根据以上直接测量的物理量得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v0=__(用x、y2、y3、g表示),小球初速度的值为___m/s,若痕迹D刚好位于墙脚,桌子的高度为______ m。(②问的计算结果都保留两位有效数字,g取9.80m/s2
③在②小问的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单选)
A.墙壁必须是竖直的
B.每次都应该从斜面上同一位置静止释放小球
C.实验过程中,可以在桌面上向前或向后移动斜面
D.钢球经过桌面边缘的位置的切线方向应该水平

某同学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的情况如下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关于此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

A.同一次实验中,O点位置不允许变动
B.实验中,只需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O点的位置
C.实验中,把橡皮筋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必须取90°
D.实验中,要始终将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调节另一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筋另一端拉到O点

(2)图乙中的F与F ′ 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