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小红设计了下述实验步骤:
(1)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
(2)用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初温;
(3)分别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相同的时间;
(4)用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末温。
小丽认为实验步骤(1)存在错误,应改为:___________;在实验步骤(3)中,加热时间相同是为了使水和煤油__________;实验步骤(2)和(4)是为了得出水和煤油升高的___________。
纠正错误后,小红完成了实验,并记录了实验测量的数据以及老师帮助他们求得的有关数据。分析表格中第3行与第6行的数据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 的吸热本领强。
| 物质 |
质量m/kg |
初温t0/℃ |
末温t/℃ |
吸收热量Q吸/J |
| 水 |
0.05 |
20 |
25 |
1050 |
| 水 |
0.05 |
20 |
30 |
2100 |
| 水 |
0.10 |
20 |
30 |
4200 |
| 煤油 |
0. 05 |
22 |
32 |
1050 |
| 煤油 |
0.05 |
22 |
42 |
2100 |
| 煤油 |
0.10 |
22 |
42 |
4200 |
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除了图中所示的器材,还需要一个重要的测量仪器是.
(2)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的实际温度是℃.
(3)上表是本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小明由于粗心大意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你这样判断的理论依据是.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由此可判断出当时水面上方的气压(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标准大气压.
下面几幅图是课本中的一些实验装置图,请在题中空格处填入相应的内容.
(1)图a装置探究平面成像特点,选择玻璃板的目的.
(2)图b装置可探究跟电阻的大小关系.
(3)图c说明:断断续续的电流可产生.
物理与生活总是密切相关,很多有趣的物理实验也可以借助身边的用品进行.以下就是小明利用矿泉水瓶进行的一些小实验:
(1)将毛皮摩擦过的矿泉水瓶靠近不带电的纸屑,纸屑会被(选填“吸引”或“排斥”).
(2)如图甲所示,矿泉水瓶中装满水后插入吸管甲,用另一吸管乙向吸管甲上方吹气,吸管甲中水面会上升,这是因为.
(3)如图乙所示,在矿泉水瓶上扎两个相同大小的小孔A和B,发现从B孔喷出的水较急,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4)让矿泉水瓶从某一高度自由落下,则矿泉水瓶下落时运动会越来越快,这是因为力能__(选填“改变”或“维持”)物体的运动状态.
如图所示为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小明同学首先使纸板A和纸板B处于同一平面,可以在纸板B上观察到反射光线OF.
(1)小明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他的操作应该是:
。
(2)小明想探究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否可逆,他的操作应该是:
。
(3)如果入射光沿NO方向入射,则此时反射角=度。
某同学想用白纸来代替平面镜做实验,他的理由是光射到任何物体上都可以发生反射。结果实验不成功,请你解释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图所示为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装置。
(1)小军同学用弹簧测力计、石块、烧杯、小桶等进行实验操作。按图所示A、B、C、D四个步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F4。如果与相等,就可以得到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2)小芳同学完成步骤A后,直接完成E步骤:将石块浸没在底面积为S的圆柱形玻璃杯中静止时,测得水面比石块未放入时升高了H,则石块排开的水的重力:
G排=,石块的密度ρ石=。
(28小题各空均用题中已知字母构成表达式;水的密度以ρ水表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以g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