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一位中国哲人所提出的“民为邦本”的思想,被日本学者宇野重昭称为“首次在世界思想史上明确表达了人民民主革命理论”。这位哲人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荀子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古罗马《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凡以他人的木材建筑房屋或支搭葡萄架的,木料所有人不得
擅自拆毁而取回其木料。但在上述情况下,可对取用他人木料者,提起赔偿双倍于木料价金之诉。”以下法律条文与该条款精神一致的是()

A.“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B.“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
C.“家长如三次出卖其子的,该子即脱离家长权而获得解放”
D.“死者未立遗嘱,又无当然继承人,其遗产由最近的族亲继承”

“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按照正义,人人各得其所。”由此可见,梭伦改革的出发点是()

A.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 B.限制贵族自由 C.彻底消除贫富差距 D.建立君主制

据统计,1960年,民主德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974美元,联邦德国为1320美元, 相差只有1/3多点。而到了30年后的1990年,民主德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4144美元,而联邦德国为23980美元,联邦德国是民主德国的5.8倍。对此现象的解读评价正确的是

A.冷战背景下,世界动荡因素加剧,不利于经济的快速发展
B.西德的迅速崛起主要得益于马歇尔计划的援助,而东德未能获得这些援助
C.资本主义的西德较之于社会主义的东德具有发展经济的先天制度优越性
D.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照搬苏联模式,错失了发展的重要机遇

从1957年《罗马条约》的签订到1967年“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是欧洲走向联合的十年,在这十年间

A.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国力回升 B.西方经济经历了危机和“滞胀”
C.美国丧失其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D.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基本形成

近代史上日本先后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日俄战争,并参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从日本面临的国际条件看,这三次战争的相似之处是

A.日本蓄谋已久,准备充分    B.发生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C.欧美列强矛盾重重       D.欧美各国人民革命运动高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