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算数例题:“今有大夫、不更、簪褭、上造、公士凡五人。共猎得五鹿,欲以爵次分之,问各得几何?”书中记载正确的答案是:他们依次分别得到1又2/3、1又1/3、1、2/3、1/3只鹿。请问,这题算数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哪项特色
A.年龄在资源分配上的重要性 | B.古代中国人数学理论水平的提升 |
C.个人的地位由经济活动决定![]() |
D.宗法分封制的分配权利差异 |
詹姆斯·格雷格在《牛顿传》中指出:“按照牛顿力学,世界只是一架结构复杂而又不失精巧、严密的机器,只是由于物质系统的作用,偶尔需要隐秘的监护人出来干预,从而维护机器系统的正常运转……这样一来,人就没有依赖了,在宇宙就只能靠自己了。”其中“隐秘的监护人”应指
A.牛顿力学 | B.万有引力定律 | C.上帝 | D.宇宙机械系统 |
“西方近代发生了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它们分别被看作是十六世纪和十八世纪的精神符号。十六世纪是文艺创新的世纪,十八世纪则是思想创新的世纪”。材料所述的两个“精神符号”的内在联系是
①都推崇理性和思想自由
②都致力于政治蓝图设计
③都意在实现人现实的幸福
④都推动了近代社会的转型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791年,在伏尔泰逝世13年后,伏尔泰的遗骨被迁葬到巴黎先贤祠。迁葬之日,10万人为他送葬,伫立街头迎送灵柩的人更是多达60万。他被巴黎人民如此景仰和爱戴的主要原因是
A.他明确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
B.他热情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论” |
C.他是法国启蒙运动不可争辩的领袖,影响深远 |
D.他编纂了《纯粹理性批判》,使启蒙思想进一步深入人心 |
欧亚大陆两端的中法两国,都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17世纪的中国出现了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大著名思想家,18世纪的法国则涌现出了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举世闻名的大启蒙思想家。上述中法两国思想家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
A.倡导理性主义,批判封建教会 |
B.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
C.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D.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 |
关于马丁•路德改革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学统治 |
B.使一些国家和地区摆脱了罗马教廷的控制 |
C.改革后创立的新教与天主教、东正教形成基督教三足鼎立的新局面 |
D.它违背了基督教的本意,客观上造成了人们思想上的混乱 |